作者:中国气象服务协会 组织编写
页数:404页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2284020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中国气象经济发展报告(2024)
内容简介
《中国气象经济发展报告》是关于我国气象经济发展的年度性研究报告。2024年首次出版。本书汇聚了气象经济相关领域资深专家、学者的智慧发现和研究成果,得到气象行业领导的专业指导和宝贵建议。《中国气象经济发展报告(2024)》系统分析了气象作为一种基础性生产要素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广泛而深入的影响,通过对气象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与对气象数据的科学分析和使用,气象服务在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中国气象经济发展报告(2024)》对气象经济的探讨和分析符合全会提出的要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展现了气象经济在我国未来发展中的巨大潜力,相信气象科技与产业必将取得卓越的创新成果。
作者简介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China Meteorological Service Association, CMSA)是气象行业唯一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行业协会,于2015年5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正式批准成立。现任会长为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副会长和秘书长分别由气象相关领域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领导组成。自成立以来,协会积极搭建会员交流平台,所打造的风云际会年会、服贸会世界气象经济高峰论坛、中国-东盟气象装备与服务展、气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天然氧吧经济发展论坛等活动受到广泛认可;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好产品”“避暑旅游目的地”“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气候康养目的地”等系列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价值转化知名品牌;设立了“气候生态价值转化公益基金”“气象科技创新基金”。承担公众预报传播质量评价、社会化观测、专业职称评审等多项政府委托事项;发挥行业协会自律职能,开展团体标准、信用评价、能力评价、科技成果评价、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咨询等服务;发挥产业研究与行业咨询功能,出版《中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报告》《气象产业与经济咨询》,发布中国气象服务产业景气指数;紧密围绕需求,开展各类培训。许小峰 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中国气象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现任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技史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观象台科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气象科技进展》杂志主编。积极参与和推动国内、国际和区域防灾减灾和发展合作工作,担任过多项国家综合协调机构成员,曾任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主席: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在天气、气候动力学理论与气象事业发展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曾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在国内外核心科技期刊和媒体上发表论文或相关文章200余篇。代表著作有《现代气象服务》《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理论方法与分析研究》等。孙 健 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曾任安徽省气象局局长,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中国气象局影视宣传中心主任,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主任,是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发起人,首任会长,现任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常务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气象服务、生态气象服务、预警信息发布服务。所提出的气象资源经济、氧吧经济等概念为气候生态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级生态品牌,出版各类专著数十部,发表论文近百篇。代表著作有《公共气象服务导论》《“一带一路”气象服务战略研究》等。王昕 博士,俱时(北京)气象技术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气象经济产业发展战略,包括气象产业与经济研究、技术标准化、科技成果评估,气象社会团体建设与发展,气象产业品牌建设等。主持全国风电等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全国公路交通灾害风险普查、气象行业颠覆性技术战略研究、气象产业与经济咨询、气象产业分类等研究项目及成果报告的编著工作。主笔或组织出版气象相关专著十余部,《气象资源与气象经济–中国气象产业发展报告(2022)》执行主编。中国气象服务协会(China Meteorological Service Association, CMSA)是气象行业唯一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行业协会,于2015年5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正式批准成立。现任会长为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副会长和秘书长分别由气象相关领域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领导组成。自成立以来,协会积极搭建会员交流平台,所打造的风云际会年会、服贸会世界气象经济高峰论坛、中国-东盟气象装备与服务展、气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天然氧吧经济发展论坛等活动受到广泛认可;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好产品”“避暑旅游目的地”“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气候康养目的地”等系列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价值转化知名品牌;设立了“气候生态价值转化公益基金”“气象科技创新基金”。承担公众预报传播质量评价、社会化观测、专业职称评审等多项政府委托事项;发挥行业协会自律职能,开展团体标准、信用评价、能力评价、科技成果评价、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咨询等服务;发挥产业研究与行业咨询功能,出版《中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报告》《气象产业与经济咨询》,发布中国气象服务产业景气指数;紧密围绕需求,开展各类培训。许小峰 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中国气象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现任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技史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观象台科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气象科技进展》杂志主编。积极参与和推动国内、国际和区域防灾减灾和发展合作工作,担任过多项国家综合协调机构成员,曾任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主席: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在天气、气候动力学理论与气象事业发展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曾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在国内外核心科技期刊和媒体上发表论文或相关文章200余篇。代表著作有《现代气象服务》《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理论方法与分析研究》等。孙 健 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曾任安徽省气象局局长,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中国气象局影视宣传中心主任,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主任,是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发起人,首任会长,现任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常务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气象服务、生态气象服务、预警信息发布服务。所提出的气象资源经济、氧吧经济等概念为气候生态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级生态品牌,出版各类专著数十部,发表论文近百篇。代表著作有《公共气象服务导论》《“一带一路”气象服务战略研究》等。王昕 博士,俱时(北京)气象技术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气象经济产业发展战略,包括气象产业与经济研究、技术标准化、科技成果评估,气象社会团体建设与发展,气象产业品牌建设等。主持全国风电等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全国公路交通灾害风险普查、气象行业颠覆性技术战略研究、气象产业与经济咨询、气象产业分类等研究项目及成果报告的编著工作。主笔或组织出版气象相关专著十余部,《气象资源与气象经济–中国气象产业发展报告(2022)》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