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何巧
页数:256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0809928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绩效跃升地图:改变世界的28个关键对话》集实用、落地、可操作性于一身,是国内一本商业教练实践案例集。如果你是企业管理者,通过书中精选的普适性案例,一定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如果你是想从事或正在从事教练职业的人,这本书可算是一本教练界的MBA式案例教案!
作者简介
何 巧
ICF认证MCC(Master Certified Coach)大师级教练国内第一位女性MCCICF广州分会第一届主席旭势教练团队创始人、大树品格创始人埃里克森中国认证讲师曾在IBM服务15年,后任IBM大中华区云计算战略部经理;任广州市天河区政府特聘创业导师、Intel孵化器创业教练。现在为企业提供团队教练工作坊和高管一对一教练辅导,教练小时数超过5000小时。授权讲授“教练的艺术与科学”、“教练型领导”课程。授课风格自如流动,不拘一格,具有幽默感,被学员赞誉为“灵动而自如、非常享受”的课程导师。服务客户超过100家,包括但不限于IBM、Intel、华为、京东、高露洁、招商银行、平安集团、广发证券、友邦保险、保利商业地产、东风日产、上汽通用五菱、广西汽车集团、卜蜂莲花、ALDI超市等知名企业和Smart MICE(中智商展集团)、UR等大量优秀民营企业。
本书特色
作者通过八年的教练经验总结出一个规律:“绩效”问题是冰山之上的显性部分,而“人”是冰山之下的隐性部分。企业要根本性的解决绩效的问题一定绕不过“人”的问题。基于此,作者以“4H(脑、心、手、人)动力模型”结合“pltoc(绩效、领导力、团队、组织和企业文化)绩效跃升地图”全方位、多角度的解决对企业的绩效扫视。
目录
前言 教练真正的价值是什么
如何阅读并使用本书
第一章 绩效篇
一、把规模做大就可以稳操胜券了吗
二、谁被吃了没有影响
三、盈利是企业存在的根本条件
四、用视觉化工具看到关键问题
五、经营理念:学会算账很重要
六、商业模式如何打造
第二章 领导力篇
一、喜欢骂个不停的总经理
二、高级隐喻打开董事长的愿景画面
三、打破限制性信念
四、我总是没有时间,这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五、人力资源总监如何获得业务线的支持
六、遇见未知的自己
七、幸福原来很简单
八、我是谁
九、不授权的背后是什么
十、核心员工离职的谈话
十一、如何与我的老板共舞
十二、一个被降职的高管
十三、为阿里巴巴中层做的职业规划
第三章 团队篇
一、同一个目标
二、处理团队的冲突
三、高效的销售会议
四、团队喜欢什么样的激励
五、提升团队的投入度,为自己创造一个奇迹
第四章 组织与文化篇
一、当70后遇到90后门
二、组织扁平化的变革
三、组织架构是为战略准备的
四、内部资源的争夺战
第五章 教练方法、工具、流程的概览
一、教练方法
二、教练工具
三、教练流程
第六章 教练对话改变世界的四大关键点
第一个关键点(心态):三个“世界相反”的规律
第二个关键点(大脑):四个大脑的工作原理
第三个关键点(行动):开展教练项目的三大准则
第四个关键点(人的整合):三大关系
鸣谢
参考文献
节选
《绩效跃升地图》:当开始分组讨论客户素描图的时候,我们没有料到团队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尤其是对“客户是谁?”这个问题的回答。互联网大咖们坚持是个人客户,而贾总的铁哥们团队一致认为是医院客户。当然,从他们现在的商业模式看,好像两边都没错,因为贾总的公司做的是平台,平台的一端是个人客户,也就是病人和医生,而另一端就是企业客户,也就是医院。现在问题来了,到底哪一端才是公司真正重要的客户呢?如果做平台,通常需要补贴,那我们补贴哪一端呢?如果两边都补贴,我们肯定是烧不起这么多钱的,所以首先要决定补贴哪一端。经过一段时间的激烈争吵,在我不断地融合大家的意见后,团队终于达成共识:我们补贴医生,也就是个人客户这一端。正当大家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我的一个问题引发了大家更大的争议。我问团队:“请问我们针对的是哪些医生呢?是一级城市的三甲医院,二级三级城市的医院,还是社区医院?是哪些科室的医生?是内科、儿科,还是妇科?是主任医生还是普通医生?”一开始大家赞同的是补贴三甲医院的主任医生。我问他们依据是什么。大家都回答说:“因为我们线上的1万名医生都是三甲医院的主任医生啊!只有他们才有号召力带来病人啊!要不然我们的20万名病人是从哪里来的呢?”我微笑地看着大家,说:“那是你们的过去。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未来,是两年以后咱们企业的客户应该是谁。刚才大家都说是补贴医生。请问,你们觉得三甲医院的医生会有空上线出诊吗?三甲医院的主任医生,他们平时的忙碌程度是怎样的呢?”团队陷入了沉思,终于有人举手说:“确实是,三甲医院的主任医生是最忙的。他们每天看门诊都看不过来,哪里会有时间上我们的平台给线上的病人看病呢?”又有人举手说:“即使他们愿意上来看病,我们给的补贴也是杯水车薪。谁都知道他们的收入是比较高的,现在在线上问诊看一个病人才补贴十几块,他们怎么可能为了十几块放下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做呢?”还有人说:“其实我们线上的1万名医生并不活跃,那20万名病人也不是常上线的,说得严重点,都快成僵尸粉了。”团队终于有勇气面对真相了。我心里暗自欢喜,这是一个很棒的信号。大家开始正视问题了,这就是一个好现象,有转机。看到大家开始转变心态和思维了,我进一步提出了几个问题:(1)到底哪些医生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客户?他们既有时间又有一定能力,还需要挣钱?(2)哪些城市会缺乏医疗资源,需要我们的平台来补救?(3)如何发挥我们线下50多家连锁药店的优势,真正做到线上诊断、线下送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020,而不是炒作概念?我问了这三个问题以后,团队分四组充分地讨论,每一轮的讨论采用世界咖啡的模式,留下小组的组长,让组员任意组合,互相切磋和讨论。到了下午结束的时候,四个小组分别得到了自己组最好的答案。四个小组上台呈现以后,我再把大家的意见通过团队教练做了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