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中国科普
页数:24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300047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时至2019年,新中国已成立70周年,科学传入中国也有一百余年。回望建国70年的历程中,我国的科普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源自科学技术本身的日新月异,也来自社会对于科学的认知和需求的变化。回顾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的科普工作,既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普工作的总结,也是希望通过这一梳理,能够为今后我国的科普事业发展以启发。因此,本文将根据四个历史时期的划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科协成立至文革结束时、改革开放后至新世纪初以及制定颁布《科学素质纲要》以来我国的社会背景、科普工作及实施影响进行历史分析,以期对我国今后的科普工作提供思考的空间。
作者简介
颜实,副所长、编审,研究方向为科普创作、科学文化、学术出版等。
高宏斌,理论室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普为科普理论、公民科学素质、科学教育等。
颜燕,副编审,研究方向为科普史、科普图书资源的管理等。
张会亮,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外科普理论与实践研究,科普政策研究等。
李正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内外科普史研究、科普创作研究等。
张英姿,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国内外科普创作史研究等。
本书特色
时至2019年,新中国已成立70周年,科学传入中国也有一百余年。回望建国70年的历程中,我国的科普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源自科学技术本身的日新月异,也来自社会对于科学的认知和需求的变化。回顾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的科普工作,既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普工作的总结,也是希望通过这一梳理,能够为今后我国的科普事业发展以启发。因此,本文将根据四个历史时期的划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科协成立至文革结束时、改革开放后至新世纪初以及制定颁布《科学素质纲要》以来我国的社会背景、科普工作及实施影响进行历史分析,以期对我国今后的科普工作提供思考的空间。
目录
一、新中国科普事业的创立(1949—1958)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人民科普工作
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参与科普工作
科普宣传阵地开始建立
配合国家中心工作开展大规模、高质量的科普活动
二、科普事业的曲折发展(1958—1966)
中国科协早期科普工作的失误和调整
科普宣传阵地的发展
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为主的科普活动的开展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科普事业(1966—1976)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科普组织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科普宣传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科普实践活动
四、科学春天里科普事业欣欣向荣(1976—1994)
以科教战线为突破口,全面拨乱反正
围绕四个现代化开展科普工作
科普组织机构恢复和不断健全
科普基础设施快速发展
蓬勃发展的科普活动
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潮
重振旗鼓的科普宣传
五、科教兴国战略下的科普工作(1994—2005)
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科普工作
科普事业步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
青少年科普创新发展
科普为“三农”做出贡献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掀起高潮
科教影视与科普出版空前繁荣
科普研究发挥重要作用
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的科普事业
(2005—2019)
《科学素质纲要》颁布实施
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扎实推进
国家科普能力大幅提升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