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新生界沉积特征

封面

作者:于兴河

页数:27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03054023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等地质理论为指导,针对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新生界沉积充填模式差异、沉积体系分布不清、储层厚薄交互导致油气分布规律不明等问题,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古生物及地球化学等资料,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融入了作者在国家“十二五”油气重大专项中的科研新成果,从构造演化、海/湖平面变化、地层发育情况、地震层序特征、盆地结构、物源分析、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等方面,分章节对中国近海六个主要新生代含油气盆地进行了系统分析,按构造成因机制将中国近海新生界沉积盆地分为陆内裂谷、陆缘裂谷、走滑拉分及弧后裂谷四大类盆地,对比分析了中国近海各盆地的内部结构特征,抢先发售按地质年代统一汇编了中国近海全海域的新生代沉积体系分布与海陆变迁图,建立了中国近海四种不同类型盆地构造-沉积一体化充填成因模式。古新世—始新世为中国近海大多数盆地的主成盆期,以半深湖-深湖相暗色泥岩为主的优质烃源岩与有效储盖组合的发育程度决定着各盆地油气富集程度。

本书特色

本书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等地质理论为指导,针对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新生界沉积充填模式差异、沉积体系分布不清、储层厚薄交互导致油气分布规律不明等问题,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古生物及地球化学等资料,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融入了作者在国家“十二五”油气重大专项中的科研新成果,从构造演化、海/湖平面变化、地层发育情况、地震层序特征、盆地结构、物源分析、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等方面,分章节对中国近海六个主要新生代含油气盆地进行了系统分析,按构造成因机制将中国近海新生界沉积盆地分为陆内裂谷、陆缘裂谷、走滑拉分及弧后裂谷四大类盆地,对比分析了中国近海各盆地的内部结构特征,首次按地质年代统一汇编了中国近海全海域的新生代沉积体系分布与海陆变迁图,建立了中国近海四种不同类型盆地构造-沉积一体化充填成因模式。古新世—始新世为中国近海大多数盆地的主成盆期,以半深湖-深湖相暗色泥岩为主的优质烃源岩与有效储盖组合的发育程度决定着各盆地油气富集程度。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国近海沉积盆地性质与分类 2

一、大陆边缘类型 2

二、沉积盆地的分类 3

三、裂谷盆地油气成藏及其分布 10

第二节 中国近海新生代构造与沉积背景 10

一、南海北部海域 11

二、东海海域 12

三、渤海海域 15

第二章 北部湾盆地 17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17

一、构造单元划分 17

二、构造演化特征 18

三、地层发育与分布 20

第二节 层序地层与地震层序地层 25

一、地震层序划分 25

二、重点凹陷的层序结构 26

三、盆地结构特征 31

第三节 沉积特征分析 32

一、物源分析 32

二、沉积特征 36

第四节 沉积体系展布与演化 38

一、沉积充填特征 39

二、沉积体系平面展布与演化 41

第五节 油气分布的沉积因素与有利区带 45

一、油气分布的沉积主控因素 45

二、有利区带分析 47

第三章 莺歌海盆地 48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49

一、构造单元划分 49

二、构造演化特征 50

三、海/湖平面变化 51

四、地层发育与分布 52

第二节 地震层序地层与盆地结构 56

一、地震层序划分 56

二、重点凹陷的层序结构 57

三、盆地结构特征 60

第三节 沉积特征分析 61

一、物源分析 61

二、沉积特征 69

第四节 沉积体系展布与演化 71

一、沉积充填特征 71

二、沉积体系平面展布与演化 74

第五节 油气分布的沉积因素与有利区带 79

一、油气分布的沉积主控因素 79

二、储盖组合与分布 80

第四章 琼东南盆地 82

第一节 盆地基本特征 82

一、构造单元划分 82

二、构造演化特征 83

三、海平面变化 85

四、地层发育情况 86

第二节 地震层序特征及盆地结构 92

一、地震层序划分 92

二、重点凹陷的层序结构 94

三、层序地层发育特征 96

四、盆地结构特征 98

第三节 沉积特征分析 99

一、物源分析 99

二、沉积特征 105

第四节 沉积体系展布与演化 111

一、沉积充填特征 111

二、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与演化 116

第五节 油气分布的沉积因素与生储盖组合 121

一、油气分布的沉积因素 121

二、生储盖分析 122

第五章 珠江口盆地 125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125

一、构造单元划分 126

二、构造演化特征 126

三、海平面变化 128

四、地层发育情况 128

第二节 地震层序特征及盆地结构 135

一、地震层序划分 135

二、重点凹陷的层序结构 136

三、盆地结构特征 138

第三节 沉积特征分析 140

一、物源分析 140

二、沉积特征 142

第四节 沉积体系展布与演化 148

一、沉积充填特征 148

二、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与演化 152

第五节 油气分布的沉积因素与有利区带 159

一、油气分布的沉积主控因素 159

二、有利区带分析 160

第六章 东海陆架盆地 163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163

一、构造单元划分 164

二、构造演化特征 164

三、西湖凹陷的海/湖平面变化 166

四、地层发育情况 168

第二节 地震层序特征及盆地结构 175

一、地震层序划分 175

二、重点凹陷的层序结构 176

三、盆地结构特征 178

第三节 沉积特征分析 179

一、物源分析 179

二、沉积特征 181

第四节 沉积体系空间展布与演化 187

一、沉积充填特征 187

二、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与演化 191

第五节 油气分布的沉积因素与有利区带 196

一、油气分布的沉积主控因素 197

二、有利区带分析 199

第七章 渤海湾盆地 201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201

一、构造单元划分 201

二、构造演化特征 202

三、湖平面变化 206

四、地层发育情况 206

第二节 地震层序特征及盆地结构 214

一、层序地层划分 214

二、重点凹陷的层序结构 217

三、盆地结构特征 219

第三节 沉积特征分析 219

一、古地貌特征与物源分析 220

二、沉积特征 223

第四节 沉积体系展布与演化 228

一、沉积相识别 228

二、沉积充填特征 230

三、沉积体系平面展布与演化 232

第五节 油气分布的沉积因素与有利区带 237

一、新构造运动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237

二、油气富集规律 238

三、有利区带分析 238

第八章 中国近海新生代海陆变迁、充填模式及其油气分布 240

第一节 区域地层分布特征 240

一、始新统 240

二、下渐新统 241

三、上渐新统 241

四、下中新统 241

五、中中新统 243

六、上中新统 243

七、上新统 243

第二节 沉积相展布 245

一、始新世 245

二、早渐新世 245

三、晚渐新世 245

四、早中新世 247

五、中中新世 247

六、晚中新世 247

七、上新世 247

第三节 海陆变迁规律与构造–沉积充填模式 249

一、中国近海近生代海陆变迁规律 249

二、不同类型盆地的构造–沉积成因一体化充填模式 252

第四节 沉积格局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257

一、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烃源岩 257

二、层序格局约束的砂体叠置特点 257

三、骨架砂体表征参数与计算模型 258

四、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储集层特点 259

五、中国近海新生界盆地油气分布规律 260

参考文献 261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新生界沉积特征》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52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