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文化融合视野中的赖声川戏剧

封面

作者:胡明华

页数:321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10404932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东西文化融合以及两岸文化融合的视野,通过对赖声川主题意蕴深刻、艺术风格多变的原创戏剧作品的深入细致分析,探讨其创作背后的核心思想价值观与重要的东西方戏剧文化资源,并概括其独特的复调性戏剧结构,以及赖声川自由灵活地运用多种舞台表现手法追求观演融合的戏剧剧场性特征

作者简介

  胡明华,女,山东成武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山东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主要从事台湾现代戏剧研究,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台湾现代戏剧中的历史记忆与认同建构研究”,出版译著《巴黎速写》1部,在《中国比较文学》《戏剧艺术》《台湾研究集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绪论

□□章 文化融合背景下赖声川的人生履历与戏剧创作

□□节 中美文化语境中的人生和求学经历

第二节 融汇东西方文化与海峡两岸文化的戏剧创作

第二章 赖声川戏剧中的宇宙视野与生命关怀

□□节 嬉皮理想价值观与佛法思想的融合

第二节 《如梦之梦》:对现代人的生命关怀

第三节 《在那遥远的星球,一粒沙》的宇宙生命观与时间观

第四节 《如影随行》:对现代人的心灵关怀

第三章 赖声川对中西喜剧性艺术的借鉴、融合与创造

□□节 赖声川“悲喜一体”的喜剧创作观

第二节 赖声川相声剧系列中相声与戏剧的融合创造

第三节 赖声川对意大利喜剧性艺术的借鉴与创造

第四节 《十三角关系》的喜剧性艺术

第四章 赖声川对东西方静态剧类型的借鉴、融合与创造

□□节 赖声川对东西方静态剧的理解与接受

第二节 契诃夫对赖声川戏剧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 贝克特与赖声川的戏剧创作

第四节 品特与《新加坡即兴》

第五节 日本能剧与《如影随行》

第五章 赖声川戏剧的复调性结构

□□节 赖声川戏剧复调性结构的普泛性

第二节 《变奏巴哈》的复调性结构

第三节 《暗恋桃花源》的复调性结构

第四节 《西游记》的复调性结构

第六章 赖声川戏剧的剧场性特征

□□节 赖声川戏剧剧场性的多维探索

第二节 《暗恋桃花源》的剧场性特征

第三节 《如梦之梦》的剧场性特征

第四节 《梦游》的剧场性特征

第七章 两岸文化融合视野中的赖声川戏剧

□□节 两岸关系视角下的赖声川戏剧

第二节 赖声川戏剧中的台湾外省人形象及身份认同

第三节 赖声川戏剧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

余论

□□节 全球化背景下赖声川戏剧创作的经验与启示

第二节 赖声川《游园·流芳》的跨文化演绎与创作

附录1 赖声川访谈

附录2 赖声川戏剧创作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文化融合视野中的赖声川戏剧》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52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