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教育部体卫艺司
页数:112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320592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合唱与指挥》合唱理论部分,重点突出童声合唱的教学内容。指挥部分,重点介绍常用的基本挥拍技法,目的是在一定的课时中,让学生能熟悉和掌握这些技法,并为今后进一步研修打下基础
目录
第一章合唱的组织
第一节合唱的类型
第二节各类人声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各种类型合唱的艺术特点
第四节合唱的队形编排
第二章合唱的训练
第一节合唱的发声训练
第二节合唱的协调
第三节合唱的咬字吐字(汉语)
第四节合唱歌曲的教学备课
第三章童声合唱教学
第一节少年儿童嗓音发展概况
第二节声部分配
第三节教学排练
第四章学校合唱活动
第一节学校合唱活动的特点
第二节学校合唱活动的形式
第三节学校合唱的排练队形
第五章指挥姿势与击拍基本原理
第六章各种拍子的击拍图式
第七章指挥的基本技法
第一节起拍的指挥法
第二节长音和延长音的指挥法
第三节收拍的指挥法
第四节休止的指挥法
第五节合拍与分拍的指挥法
第六节快、慢、强、弱的指挥法
第八章合唱歌曲的指挥
附录一
合唱歌曲四十首
(一)中国歌曲
1.送别
2.回声歌
3.采莲谣
节选
合唱歌曲的指挥是指挥技法教学的目的。根据合唱歌曲乐谱上音乐的进行及有关的标记,将相应的指挥技法组合或连接,贯串完成整首合唱歌曲的指挥。合唱歌吐的指挥教学必须掌握将各应用技法由少到多逐步积累逐步熟练的规律,也可先练习单个片断的指挥技法,再逐步连接指挥整首歌曲。教学中先要求双手挥拍技法运用清晰、正确,在反复熟练的过程中,应及时要求结合歌曲情感,由粗到细,逐步地比较完善地表达出音乐的起伏层次来。 合唱歌曲各声部节奏运行基本一致的,指挥时按主要旋律声部的音乐进行,双手运用相应技法作对称的指挥挥拍动作即可。两声部合唱歌曲两个声部节奏不一致,则应按左手指挥高音声部、右手指挥低音声部的原则,左、右手各依所指挥声部的音乐进行,分别运用相应技法作指挥挥拍动作。这是指挥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愈早进行愈好。对于三声部或四声部的童声合唱曲,必然先仔细对乐曲进行分析,所有声部经分别组合成两条线索后,再用左、右手分别对其指挥即可。如:《我们和你们》第二乐段虽有三个声部,但高音声部与低音声部(包括分声部)两条线索是很清楚的。歌曲第三乐段有四个声部,其中第一高音声部和第二低音声部可组合成一条线索,第二高音声部和第一低音声部可组合成另一条线索。 合唱歌曲中的领唱由个别或少数人担任。领唱者站于合唱队前或排于合唱队中,指挥领唱时,应对着领唱者的方向,用较小的幅度指挥,指挥动作一般比较简略。 学校合唱队的器乐伴奏,大多为钢琴或手风琴,也有由若干件乐器组成小型乐队伴奏的,合唱伴奏的指挥,主要是指对前奏、间奏及尾声的指挥而言。指挥伴奏时,所运用的指挥方法原则上与指挥合唱相同。所不同的是担任伴奏的演奏者人数不多,而且,无论他们的位置在某一侧面或正面,大都是坐着演奏,因此,指挥时必须适当调整指挥动作的方向、高度与幅度,以示区别。一般指挥合唱时,面向合唱队,视角仰起,手臂动作位置在胸、肩、头的部位。指挥伴奏时,面向伴奏者,视角下俯,手臂动作位置在胸、腰部位,幅度也相应较小。 对于伴奏与合唱的连接,指挥时应注意: (1)伴奏接合唱。歌声在前奏或间奏后进入时,预示指挥动作一般在伴奏的末尾一拍上作出。指挥时,双手必须掌握适当时机(至少提前两拍),从指挥伴奏的方向、高度转换到指挥合唱的方向、高度,同时显著地收小动作幅度,或者仅保持准备姿势,让合唱的起拍指挥动作,在相应的指挥位置上清楚地作出。 (2)合唱接伴奏。指挥间奏或尾声进入时,合唱结束的指挥动作与伴奏起拍的指挥动作,必须顺畅地过渡、衔接。为了更清楚地区别合唱与伴奏的指挥,双手结束歌声的指挥后,可以只用一只手指挥伴奏。间奏或尾声也有在歌声末尾一个长音中出现的,这时可以采用一只手指挥合唱,一只手在稍低的位置指挥间奏或尾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