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延鹏
页数:168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0248342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人工环境学》主要介绍了典型人工环境的需求参数、影响因素和营造不同人工环境的方法。全书分为8章,分别为PM2.5与健康建筑、交通人工环境、农牧业人工环境、食品储运环境、数据中心环境、科学实验与检测环境、矿井环境、载人航天器环境,涉及的人工环境参数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风速、污染气体、悬浮颗粒物、气体成分、光照、气压等,使读者对各类人工环境的形成机理和营造方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人工环境学》可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生,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土木建筑、环境、安全、能源与动力、电子、航空航天、食品、船舶、交通、农业等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吴延鹏,男,博士,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在高校工作16年,讲授本专业和相关专业课程13门,发表建筑节能、光催化方面的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26篇被三大检索收录,SCI检索2篇,EI检索14篇,ISTP检索5篇。授权美国专利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与教材《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概论(双语)》的编写。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低碳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照明学会新能源照明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制冷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地源热泵》等杂志编委等。2006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北京工业大学突出贡献奖。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北京市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北京地区建筑外表面色彩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的研究。作为负责人完成了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奥运专项基金“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太阳能光导管照明系统研究与应用”课题。参与国家973项目“高效节能的关键科学问题”、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奥运绿色建筑标准研究”、参与北京奥组委奥运建筑节能咨询、完成北京工业大学能源楼建筑节能设计参与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既有建筑供能系统优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建设”和“体育场馆建筑室内生物污染控制与示范工程建设”的研究。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太阳能利用透光表面自清洁防结露机理研究”(51076011)。
目录
参考文献5数据中心环境5.1数据中心热环境特点5.2室内环境设计参数5.3数据中心内热湿负荷计算5.4数据中心冷却方式5.5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节能6科学实验与检测环境6.1环境模拟技术6.2生物安全实验室环境参考文献7矿井环境7.1矿井空气7.2高温矿井热量计算7.3金属矿山热害7.4矿井通风7.5矿井降温技术7.6矿井避难和救援系统参考文献8载人航天器环境8.1航天器中人工环境及控制参数8.2载人航天器中热湿环境的营造
8.3载人航天器中气氛环境的营造8.4展望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