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阿祥著
页数:32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01013338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纵向流变的中国历史,好像一条河,从远古流到当今;横向展开的中国历史,仿佛一台戏,又读史可以入戏。本书作者以半个甲子的治史感悟,建构了全新的“中国历史”之“大戏体系”:剧目解题、剧情提要、舞台扫描、演员介绍、道具举例、台词吟读、旋律领会…..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简介
胡阿祥,1963年生,安徽桐城人,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六朝研究所所长。天水师范学院甘肃省“飞天学者”讲座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南京六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百家讲坛、喜马拉雅FM主讲人,书香江苏形象大使。出版专著、主编著作六十余种,发表论文与随笔五百余篇。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中古文史、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地名学。
本书特色
纵向流变的中国历史,好像一条河,从远古流到当今;横向展开的中国历史,仿佛一台戏,又读史可以入戏。本书作者以半个甲子的治史感悟,建构了全新的“中国历史”之“大戏体系”:剧目解题、剧情提要、舞台扫描、演员介绍、道具举例、台词吟读、旋律领会…..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目录
引言:我们是观众
一、剧目解题:“胡”说“中国”
1.“中国”概念的纠纷与麻烦
2.前800多年的“中国”
3.后2200多年的“中国”
4.中国真不愧为“中”国哩
延伸阅读:解说名称,认识“中国”
二、剧情提要:上下五千年
1.漫长的序幕
2.改朝换代的正剧
3.从“正剧”到“尾声”
4.品味式的思考
延伸阅读:魏晋禅让:全本禅让大戏
三、舞台扫描:纵横一万里
1.矮人看场,所见能几何哉
2.舞台的扩展与独立的舞台
3.舞台的分割与整合的舞台
4.研究舞台的学问:历史地理学
延伸阅读:“地域”如何成“学”?
四、演员介绍:从无名的群众到有名的人物
1.人口与人群
2.民族与中华民族
3.人物及其评说
4.虚幻的“万民拥戴”
延伸阅读:韩愈,中国文艺复兴第一人
五、道具举例:自然的象征与人文的符号
1.比较的视野
2.道具及其象征与符号意义
3.风水:天地生人的和谐系统
4.“中国形象”离不开“中国元素”
延伸阅读:看一台澳门历史与文化的大戏
六、台词吟读:经史子集丛
1.“六书”与“七体”
2.说书与分类
3.国史、地志、族谱、人传
4.“花部杂谭”
延伸阅读:读常见书与用新资料:以六朝研究为例
七、旋律领会:中华文化及其演变与传承
1.“华夏”、“中华”与“中华文化”释义
2.果肉、果核、果仁的比喻
3.“器可变,道不可变”
延伸阅读:国学读物的两篇“后记”
结语:我们是演员
后记
一、剧目解题:“胡”说“中国”
1.“中国”概念的纠纷与麻烦
2.前800多年的“中国”
3.后2200多年的“中国”
4.中国真不愧为“中”国哩
延伸阅读:解说名称,认识“中国”
二、剧情提要:上下五千年
1.漫长的序幕
2.改朝换代的正剧
3.从“正剧”到“尾声”
4.品味式的思考
延伸阅读:魏晋禅让:全本禅让大戏
三、舞台扫描:纵横一万里
1.矮人看场,所见能几何哉
2.舞台的扩展与独立的舞台
3.舞台的分割与整合的舞台
4.研究舞台的学问:历史地理学
延伸阅读:“地域”如何成“学”?
四、演员介绍:从无名的群众到有名的人物
1.人口与人群
2.民族与中华民族
3.人物及其评说
4.虚幻的“万民拥戴”
延伸阅读:韩愈,中国文艺复兴第一人
五、道具举例:自然的象征与人文的符号
1.比较的视野
2.道具及其象征与符号意义
3.风水:天地生人的和谐系统
4.“中国形象”离不开“中国元素”
延伸阅读:看一台澳门历史与文化的大戏
六、台词吟读:经史子集丛
1.“六书”与“七体”
2.说书与分类
3.国史、地志、族谱、人传
4.“花部杂谭”
延伸阅读:读常见书与用新资料:以六朝研究为例
七、旋律领会:中华文化及其演变与传承
1.“华夏”、“中华”与“中华文化”释义
2.果肉、果核、果仁的比喻
3.“器可变,道不可变”
延伸阅读:国学读物的两篇“后记”
结语:我们是演员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