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夏天生
页数:140页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11224575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设计中易用性的运用包括控制器与显示器的对应关系以及控制器运动方向的设置,这与空间刺激-反应相容性关系密切。近年来,研究者采用Simon任务等范式研究刺激-反应相容性中的冲突控制与调节,以及这一认知过程的心理机制。随着脑科学的发展,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一过程的神经机制。本书从刺激-反应联结学习与认知控制的角色出发,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刺激-反应联结学习调节认知控制的神经基础,以期揭示刺激-反应相容性的内在心理机制与神经基础,为认知科学和设计学提供经验性证据。
作者简介
夏天生,博士,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2015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师从莫雷和王凌教授,2018年晋升为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泛开展用户研究、消费者行为和认知心理等前沿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工作。
本书特色
设计中易用性的运用包括控制器与显示器的对应关系以及控制器运动方向的设置,这与空间刺激-反应相容性关系密切。近年来,研究者采用Simon任务等范式研究刺激-反应相容性中的冲突控制与调节,以及这一认知过程的心理机制。随着脑科学的发展,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一过程的神经机制。本书从刺激-反应联结学习与认知控制的角色出发,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刺激-反应联结学习调节认知控制的神经基础,以期揭示刺激-反应相容性的内在心理机制与神经基础,为认知科学和设计学提供经验性证据。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探寻:设计中的心理学
1.1.2 映射:相容性设计与冲突解决
1.2 认知控制研究概述
1.2.1 认知控制的概念
1.2.2 认知控制的常用范式
1.2.3 认知控制的理论
第2章 体验中的刺激-反应联结学习
2.1 比例-致效应
2.1.1 比例-致效应的理论解释
2.1.2 比例-致效应的理论争议
2.2 Hedge和Marsh任务
2.2.1 Hedge和Marsh任务概述
2.2.2 反转Simon效应的理论解释
第3章 学习与认知控制的关系探讨
3.1 理论争议与解决
3.1.1 理论争议与解决方案
3.1.2 行为与脑科学的假设
第4章 探讨比例-致效应的认知机制
4.1 比例-致效应现象下的认知机制
4.2 行为学的方法与设计
4.2.1 研究目的
4.2.2 研究方法
4.3 实验室的研究结果
4.4 认知机制的讨论
第5章 比例-致效应中认知控制的脑成像研究
5.1 比例-致效应现象下的神经活动
5.2 脑成像的方法与设计
5.2.1 实验设计与程序
5.2.2 设备与刺激
5.2.3 程序
5.2.4 数据获取
5.2.5 数据处理
5.3 实验室的研究结果
5.3.1 行为结果
5.3.2 fMRI结果
5.4 解读脑成像的结果
第6章 比例-致效应迁移的认知机制研究
6.1 比例-致效应的迁移
6.2 行为学的方法与设计
6.2.1 研究目的
6.2.2 研究方法
6.3 实验研究的结果
6.4 研究结果的解读
第7章 比例-致效应迁移的神经机制研究
7.1 比例-致效应迁移中的神经机制
7.2 比例-致效应迁移的神经学研究方案
7.2.1 研究目的
7.2.2 研究方法
7.2.3 研究结果
7.3 研究结果的解读
第8章 快速习得的刺激-反应联结影响认知控制
8.1 快速学习建立的任意刺激-反应联结对认知控制的影响
8.2 预测试方案
8.2.1 研究目的
8.2.2 研究方法
8.2 -3结果
8.3 预测试结果的解读
8.4 正式测试的研究方案
8.4.1 研究目的
8.4.2 研究方法
8.4.3 结果
8.5 正式测试结果的解读
第9章 刺激-反应联结学习与认知控制关系的思考
9.1 可能性学习.注意调节与计算模型
9.2 上顶叶,背侧前运动皮层和S-R联结
9.3 前中扣带回,背外侧前额叶和冲突监测
9.4 比例-致效应的迁移
9.5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1.1 研究背景
1.1.1 探寻:设计中的心理学
1.1.2 映射:相容性设计与冲突解决
1.2 认知控制研究概述
1.2.1 认知控制的概念
1.2.2 认知控制的常用范式
1.2.3 认知控制的理论
第2章 体验中的刺激-反应联结学习
2.1 比例-致效应
2.1.1 比例-致效应的理论解释
2.1.2 比例-致效应的理论争议
2.2 Hedge和Marsh任务
2.2.1 Hedge和Marsh任务概述
2.2.2 反转Simon效应的理论解释
第3章 学习与认知控制的关系探讨
3.1 理论争议与解决
3.1.1 理论争议与解决方案
3.1.2 行为与脑科学的假设
第4章 探讨比例-致效应的认知机制
4.1 比例-致效应现象下的认知机制
4.2 行为学的方法与设计
4.2.1 研究目的
4.2.2 研究方法
4.3 实验室的研究结果
4.4 认知机制的讨论
第5章 比例-致效应中认知控制的脑成像研究
5.1 比例-致效应现象下的神经活动
5.2 脑成像的方法与设计
5.2.1 实验设计与程序
5.2.2 设备与刺激
5.2.3 程序
5.2.4 数据获取
5.2.5 数据处理
5.3 实验室的研究结果
5.3.1 行为结果
5.3.2 fMRI结果
5.4 解读脑成像的结果
第6章 比例-致效应迁移的认知机制研究
6.1 比例-致效应的迁移
6.2 行为学的方法与设计
6.2.1 研究目的
6.2.2 研究方法
6.3 实验研究的结果
6.4 研究结果的解读
第7章 比例-致效应迁移的神经机制研究
7.1 比例-致效应迁移中的神经机制
7.2 比例-致效应迁移的神经学研究方案
7.2.1 研究目的
7.2.2 研究方法
7.2.3 研究结果
7.3 研究结果的解读
第8章 快速习得的刺激-反应联结影响认知控制
8.1 快速学习建立的任意刺激-反应联结对认知控制的影响
8.2 预测试方案
8.2.1 研究目的
8.2.2 研究方法
8.2 -3结果
8.3 预测试结果的解读
8.4 正式测试的研究方案
8.4.1 研究目的
8.4.2 研究方法
8.4.3 结果
8.5 正式测试结果的解读
第9章 刺激-反应联结学习与认知控制关系的思考
9.1 可能性学习.注意调节与计算模型
9.2 上顶叶,背侧前运动皮层和S-R联结
9.3 前中扣带回,背外侧前额叶和冲突监测
9.4 比例-致效应的迁移
9.5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