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瑞士}沃尔.M.朗格
页数:278
出版社: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4333905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第3版,在上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和修订,增加了可以提高图像诊断的关键物理信息。本书主要介绍了MR成像的物理基础,强调了获取高质量图像的重要基础知识,具体介绍了MR扫描仪组成、MR扫描磁场(静磁场、梯度磁场和射频磁场)和线圈、运动伪影、图像分辨率、成像序列、时间飞跃MRA、对比增强MRA、脂肪抑制、灌注成像、滤过成像、几何失真、MR乳腺成像、化学位移等,很后介绍了MR系统的新进展。
作者简介
沃尔•M. 朗格,苏黎世大学医院神经放射学教授。沃尔夫冈•R.尼兹,雷根斯堡大学医院放射系副教授。米格尔•泰勒斯,田纳西医学院放射系医师。弗兰克•L.戈纳,田纳西医学院放射系副教授。弗兰克•L.戈纳,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部副教授。
王骏,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医学技术学部教授。陈峰,主任医师,海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张治平,云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副主任技师。
本书特色
本书为第3版,在上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和修订,增加了可以提高图像诊断的关键物理信息。本书主要介绍了MR成像的物理基础,强调了获取高质量图像的重要基础知识,具体介绍了MR扫描仪组成、MR扫描磁场(静磁场、梯度磁场和射频磁场)和线圈、运动伪影、图像分辨率、成像序列、时间飞跃MRA、对比增强MRA、脂肪抑制、灌注成像、滤过成像、几何失真、MR乳腺成像、化学位移等,最后介绍了MR系统的新进展。
1.介绍了MR最的硬件和软件,如高级平行RF发射、MR-PET和介入性MR。
2.论述了目前和未来与成像策略有关的关键技术,包括压缩传感、软骨成像、多点EPI和心脏定量参数成像。
3.600余幅高清图像,有助于加深对文中概念的理解。
4.增加了许多新的章节,如超高场MR(7T)、并行传输、非对比增强MRA以及工作流程的优化等。
目录
第1章 MR扫描仪结构
第2章 MR安全性:静磁场
第3章 MR安全性:梯度磁场及射频场
第4章 射频线圈
第5章 多通道线圈技术:引言
第6章 多通道线圈技术:体部成像
第7章 新型开放式MR系统
第8章 3.0T MR的磁场效应
第9章 3.0T MR系统的信噪比
第10章 中场、高场及超高场MR(1.5T、3.0T、7.0T)
第11章 高级接收线圈设计:第1部分
第12章 高级接收线圈设计:第2部分
第13章 高级多维射频发射设计
第2部分 MR成像基础
第14章 成像基础:k空间、原始数据、成像数据
第15章 冈像分辨率:像素及体素大小
第16章 成像基础:信噪比
第17章 成像基础:对比噪声比
第18章 信噪比与对比噪声比的比较
第19章 层面定位
第20章 多层面成像及分次采集
第21章 视野
第22章 长方形视野
第23章 矩阵大小:读出编码
第24章 矩阵大小:相位编码
第25章 特殊吸收率
第3部分 常用MR成像序列
第26章 T1、T2及质子密度
第27章 T1及T2弛豫时间的计算(计算图像)
第28章 白旋回波成像
第29章 快速自旋回波成像
第30章 快速自旋回波:减小重聚角度
笫31章 驱动平衡傅里叶变换
第32章 重建:相位编码
第33章 磁化传递
第34章 半傅里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
第35章 扰相梯度回波
第36章 重聚(稳态)梯度回波
第37章 反转恢复:第1部分
第38章 反转恢复:第2部分
第39章 脂肪抑制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脉冲序列
第40章 脂肪抑制:频谱饱和技术
第41章 水激发和脂肪激发
第42章 脂肪抑制:短时反转恢复序列
第43章 脂肪抑制:相位循环
第44章 回波平面成像
第45章 3D成像:基本原理
第46章 对比剂:钆螯合物细胞外分布
第47章 对比剂:钆螯合物与蛋白质结合
第48章 对比剂:其他对比剂(非钆类)
第4部分 新的MR成像序列
第49章 双回波稳态
第50章 平衡梯度回波:第1部分
第51章 平衡梯度回波:第2部分
第52章 时间反转稳态快速梯度回波:反转FISP
第53章 稳态相长干涉序列
第54章 TurboFLASH、FSPGR、TFE
第55章 3D成像:MP-RAGE
第56章 3D成像:SPACE
第57章 磁化率加权成像
第58章 多次激发平面回波序列
第59章 容积式内插法屏气检查
第60章 肝脂肪定量
第61章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第62章 软骨成像
第63章 流空效应:快速和缓慢流动
第64章 相位成像:流动
第65章 2D TOF MRA
第66章 3D TOF MRA
第67章 3D TOF MRA相关的FA、TR、MT和场强
第68章 相位对比法MRA
第69章 非对比MRA技术
第70章 对比增强MRA的基础,以及。肾脏和腹部成像
第71章 对比增强MRA:颈动脉
第72章 对比增强MRA:外周循环
第73章 动态MRA(TWIST/TREAT)
第74章 灌注成像
第75章 动脉自旋标记
第76章 扩散加权成像
第77章 扩散张量成像
第78章 血氧水平依赖成像:理论
第79章 血氧水平依赖成像:应用
第80章 质子光谱学(理论)
第81章 质子光谱(化学位移成像)
第82章 心脏形态
第83章 心功能
第84章 心脏成像:心肌灌注
第85章 心脏成像:心肌活性
第86章 心脏T1/T2/T2定量参数图
第87章 MR乳腺成像:动态成像
第88章 MR乳腺成像:硅胶
第89章 介入性MR
第90章 连续移动检查床
第91章 集成全身MR-PET
第5部分 伪影减少策略
第92章 混叠伪影
第93章 截断伪影
第94章 移动:鬼影和模糊
第95章 减少移动伪影:触发、门控、导航回波
第96章 刀锋(螺旋桨)技术
第97章 腹部:运动校正
第98章 滤过图像(以减少伪影)
第99章 几何失真
第100章 化学位移:采样带宽
第101章 磁化率伪影
第102章 最大磁化率
第103章 金属伪影
第104章 最小金属伪影
第105章 梯度磁矩归零
第106章 空间饱和
第107章 流动伪影
第6部分 改善图像质量
第108章 快速高强度梯度:第1部分
第109章 快速高强度梯度:第2部分
第110章 图像合成
第111章 滤过图像(提高SNR)
第112章 平均次数
第113章 层厚
第114章 层面轮廓
第115章 层面激发顺序(FSE成像中)
第116章 部分傅里叶变换
第117章 图像插值(零填充技术)
第118章 并行成像:第1部分
第119章 并行成像:第2部分
第120章 压缩感知
第121章 3D评价:图像后处理
第122章 自动图像配准
第123章 优化工作流
缩略语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