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盛亚
页数:324页
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178356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研究共有13章内容,除引言、研究综述、结论与启示外,主要研究内容有10章,主要分为以下内容:
(1)社会创新导向的企业(SIOE)的研发绩效、目标定位和实现路径。
(2)核心理论模型构建。
(3)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社会创新过程分析。
(4)企业社会创新利益相关者的网络治理机制与模式研究。
此外,本研究在梳理与论题相关的社会创新、企业社会创新和社会企业商业模式等理论的基础上,基于典型案例,研究了混合社会组织的形成机理和社会创新组织模式,运用奥特斯瓦德的商业模式画布分析和评价社会创新商业模式,提出该模式存在的问题及企业社会创新普遍问题的解决策略。
作者简介
1959年生,安徽肥东人,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工商大学技术与服务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利益相关者创新、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社会创新等。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二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十余项。
本书特色
本书运用“主体-行为-资源”网络范式及Freeman利益相关者权利分析法,深入探讨社会创新的目标定位、社会创新主体多重身份、社会创新的利益相关者网络类型、网络结构特征在创新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社会创新背景下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关注了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社会创新驱动过程、驱动模式及实践模式探讨,揭示社会创新“网络要素-网络结构-主体行为-问题治理”机理,分析问题及其成因,提出治理策略。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社会创新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2 社会创新的内涵、过程与模式研究
2.3 利益相关者研究
2.4 网络治理研究
2.5 研究述评
第3章 SlOE研发投入绩效与企业目标定位
3.1 SIOE研发投入绩效: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例
3.2 企业社会创新的目标定位:以浙江省上市公司为例
第4章 混合社会组织的主体多重身份生成机理
4.1 混合社会组织的兴起
4.2 理论基础
4.3 研究方法
4.4 研究发现
4.5 结论与讨论
第5章 核心理论模型
5.1 社会创新的利益相关者分类
5.2 社会创新利益相关者的网络治理模式
第6章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企业社会创新过程
6.1 利益相关者权利视角下的企业社会创新过程:目科生态案例分析
6.2 利益相关者网络视角下的企业社会创新过程:九仓再生案例分析
第7章 利益相关者“资源一关系一网络”视角下的社会创新过程
7.1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7.2 案例一:绿色浙江“智慧绿房”
7.3 案例二:庆和社区垃圾分类
7.4 跨案例分析
7.5 本章结论
第8章 社会创新利益相关者的网络治理机制
8.1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8.2 案例一:Z企业的金秋家园
8.3 案例二:W企业的随缘之家
8.4 案例三:J企业的B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8.5 跨案例分析
第9章 社会创新利益相关者的网络治理模式
9.1 分析框架
9.2 企业领导式治理模式:多案例研究
9.3 双中心式治理模式:多案例研究
9.4 共享式治理模式:单案例研究
9.5 结论与启示
第10章 企业社会创新的组织模式和商业模式
10.1 企业社会创新主体合作的组织模式:案例研究
10.2 企业社会创新的商业模式研究:以携职大学生求职旅社为个案
第11章 企业社会创新转型与实现路径:案例研究
11.1 案例选择与数据处理
11.2 案例企业转型前的双重目标特征
11.3 企业社会创新的实现路径选择
11.4 案例企业转型后的实施效果
第12章 社会创新园在中国的一种实践模式
12.1 “54321模式”的社会创新园整体布局
12.2 社会创新园“54321模式”的子模块分析
12.3 问题及对策
第13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社会创新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2 社会创新的内涵、过程与模式研究
2.3 利益相关者研究
2.4 网络治理研究
2.5 研究述评
第3章 SlOE研发投入绩效与企业目标定位
3.1 SIOE研发投入绩效: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例
3.2 企业社会创新的目标定位:以浙江省上市公司为例
第4章 混合社会组织的主体多重身份生成机理
4.1 混合社会组织的兴起
4.2 理论基础
4.3 研究方法
4.4 研究发现
4.5 结论与讨论
第5章 核心理论模型
5.1 社会创新的利益相关者分类
5.2 社会创新利益相关者的网络治理模式
第6章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企业社会创新过程
6.1 利益相关者权利视角下的企业社会创新过程:目科生态案例分析
6.2 利益相关者网络视角下的企业社会创新过程:九仓再生案例分析
第7章 利益相关者“资源一关系一网络”视角下的社会创新过程
7.1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7.2 案例一:绿色浙江“智慧绿房”
7.3 案例二:庆和社区垃圾分类
7.4 跨案例分析
7.5 本章结论
第8章 社会创新利益相关者的网络治理机制
8.1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8.2 案例一:Z企业的金秋家园
8.3 案例二:W企业的随缘之家
8.4 案例三:J企业的B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8.5 跨案例分析
第9章 社会创新利益相关者的网络治理模式
9.1 分析框架
9.2 企业领导式治理模式:多案例研究
9.3 双中心式治理模式:多案例研究
9.4 共享式治理模式:单案例研究
9.5 结论与启示
第10章 企业社会创新的组织模式和商业模式
10.1 企业社会创新主体合作的组织模式:案例研究
10.2 企业社会创新的商业模式研究:以携职大学生求职旅社为个案
第11章 企业社会创新转型与实现路径:案例研究
11.1 案例选择与数据处理
11.2 案例企业转型前的双重目标特征
11.3 企业社会创新的实现路径选择
11.4 案例企业转型后的实施效果
第12章 社会创新园在中国的一种实践模式
12.1 “54321模式”的社会创新园整体布局
12.2 社会创新园“54321模式”的子模块分析
12.3 问题及对策
第13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