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戴志坚
页数:244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235996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汉族民系民居建筑研究》之“南方民系民居建筑系列书”的其中一种,介绍闽海民系民居的形成、类型、居住方式、居住模式以及与之相邻的民系、地区民居的异同分析;闽海民系民居及其子民系民居的特征,以及特征形成的因素,如习俗、文化、审美观、气候、地貌、地形戴志坚,福建省漳州市人,1956年7月出生。毕业于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工学博士。现为厦门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华侨大学、福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生土建筑分会副会长。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学术文章60余篇,出版专著《福建民居》《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与形态》《中国廊桥》《中国传统建
作者简介
戴志坚,福建省漳州市人,1956年7月出生。毕业于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工学博士。现为厦门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华侨大学、福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生土建筑分会副会长。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学术文章60余篇,出版专著《福建民居》《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与形态》《中国廊桥》等。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中国汉族民系民居建筑研究》之“南方民系民居建筑系列书”的其中一种,介绍闽海民系民居的形成、类型、居住方式、居住模式以及与之相邻的民系、地区民居的异同分析;闽海民系民居及其子民系民居的特征,以及特征形成的因素,如习俗、文化、审美观、气候、地貌、地形戴志坚,福建省漳州市人,1956年7月出生。毕业于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工学博士。现为厦门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华侨大学、福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生土建筑分会副会长。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学术文章60余篇,出版专著《福建民居》《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与形态》《中国廊桥》等。
目录
第一节 中国南方民系与闽海系研究
一、民系的概念
二、南方民系
三、闽海系及其分区
第二节 闽海系民居研究的学术取向和研究框架
一、邻里建筑与聚居建筑
二、闽海系民居研究的学术取向
三、闽海系民居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闽海系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 汉民族的产生与发展
一、汉民族及其历史上五次大融合
二、汉民族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百越与闽越国文化
一、百越
二、闽越国
第三节 汉人南迁和闽海地区的开发
第四节 闽海系的形成与民居建筑分类
一、闽海系的形成原因
二、闽海系民居建筑的分类
第三章 闽海系社会形态分析
第一节 闽海系宗族社会形态
一、家族概念与家族形成渊源
二、形成家族制度的基本要求
三、家族制度对闽海系民居建筑的影响
第二节 闽海系文化源流与特点
一、闽海系文化源流
二、闽海系文化特点
第三节 闽学的发展与影响
一、闽学发展概况
二、闽学的影响
第四节 风水理论及其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一、风水学上的两大流派
二、风水理论对传统村落布局的影响
三、风水理论对闽海系民居建筑的影响
第四章 闽海系民居建筑的自然环境与形制
第一节 闽海系民居建筑的自然环境特征
一、地理条件及其对闽海系民居建筑的影响
二、气候条件及其对闽海系民居建筑的影响
第二节 地方建筑材料与建筑工艺
一、地方建筑材料与闽海系民居建筑
二、地方建筑工艺与闽海系民居建筑
……
第五章 闽南区民居建筑研究
第六章 莆仙区民居建筑研究
第七章 闽东区民居建筑研究
第八章 闽北区民居建筑研究
第九章 闽中区民居建筑研究
第十章 潮汕区民居建筑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