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高小雁
页数:130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592153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骨科术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高发病率、致死率已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中华医学会在2012年发布了《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建议》,2015年发布了《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2018年11月2日,《骨科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中国专家共识》在“骨科静脉血栓防治规范化护理高峰论坛”发布,该共识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科护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高小雁及专委会核心成员共同起草,以期规范临床骨科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管理,促进骨科静脉血栓防治更加精准实施。在此背景下,本书主编拟对共识内容进一步解读、细化,深度剖析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围绕患者围术期血栓护理管理全过程,从评估、计划、实施预防措施、预防管理、再评估等方面,系统、全面地介绍血栓的预防及护理,还收录了全国多家医院关于血栓的典型临床案例并加以分析总结,全书内容致力于“全、新、精”,对临床骨科静脉血栓护理与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高小雁,中共党员,主任护师,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原北京积水潭医院护理部主任。 学术兼职:国家医院评审员,北京市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专家,第26届、第27届中华护理学会骨科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顾问,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骨科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护理学组顾问,西安护理学会骨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护理学组顾问,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医学科技创新分会理事,北京护理学会理事、管理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华护理杂志》《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等杂志编委。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SCI收录2篇,主编并出版骨科护理专业书籍13部。参编了中华医学会主编的中国第一部《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建议》和《亚洲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拥有实用新型发明专利3项。 2016年创办了优玛一积水潭伤口学校,参与培养了该校第一批伤口管理师。在国内多个省市包括香港、澳门等地举办的继续教育课程、骨科论坛、管理论坛上多次做主题演讲。 曾获得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一等奖。获得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总工会共同颁发的北京市双语活动一等奖等奖项。获得“2015年度首届全国优秀护理部主任”荣誉称号。多次获得北京积水潭医院“院级优秀党员”“院级优秀管理干部”等荣誉称号。曾任首都医疗骨科医院副院长、中康美复医疗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 高远,硕士,博士在读,副主任护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中心骨科护士长。 学术兼职:第27届中华护理学会骨科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护理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护理学组副组长、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副组长、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科护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护理学会骨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华护理杂志》《中华现代护理杂志》《武警医学》等杂志审稿人。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课题项目1项、军事医学创新工程项目1项、军队扩试项目1项、军队青年培育课题1项、院级课题5项,参与国家科技部2018年重点专项课题1项。以完成人获中华护理学会创新发明奖三等奖1项、解放军总医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解放军总医院护理创新奖3项。参与获得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全军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中华护理科技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项。曾荣立个人三等功,荣获解放军总医院“优秀护士长”“个人突出贡献奖”“教学先进个人”等荣誉。担任解放军总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护理技术组组长。以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SCI收录5篇。主编、副主编专著3部,参编教材多部。 秦柳花,硕士,主任护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护理部主任,全军脊柱外科中心护理专家,现任北京精诚博爱康复医院护理部主任。 学术兼职: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智慧照护与健康养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护理学组主任委员,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科护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分会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护理学会骨科护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护理学组委员,全军护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外科学组副组长,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副组长,北京护理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护理学组副组长。担任《中华护理杂志》《解放军护理杂志》《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等杂志编委。荣获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1项,院级重点科研课题2项。2008年荣立三等功1次,2011年被评为“总装‘十一五’岗位练兵先进个人”,多次获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及嘉奖。以作者发表统计源期刊论文40余篇。主编、副主编专著5部,参编专著8部。
目录
第一节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 上肢、下肢及骨盆静脉相关解剖
一、上肢静脉结构
二、下肢静脉结构
三、盆腔静脉结构
第三节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机制
一、静脉生理学
二、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三、血栓的类型和形态
四、血栓的病理性转归
五、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第四节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
一、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二、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
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第二章 骨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与护理
第一节 骨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评估和诊断
一、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
二、出血风险评估
三、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
第二节 骨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
一、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二、肺血栓栓塞症的治疗
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治疗
第三节 骨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
一、基础预防
二、物理预防
三、药物预防
四、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具体方案
五、小结
第四节 骨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护理
一、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要点
二、肺血栓栓塞症的护理要点
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护理要点
四、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护理要点
五、经皮机械取栓术(PMT)的护理要点
第三章 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管理
第一节 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护理管理体系
一、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管理组织
二、静脉血栓栓塞症管理制度
三、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四、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综合防治体系
五、相关管理流程
第二节 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培训管理体系
一、培训工作基本原则
二、培训组织体系
三、培训工作流程
四、培训管理职责
五、培训内容
第三节 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第四章 临床病例分析
第一节 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病例分析
病例1:多发伤并发多处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例2:肱骨骨折并发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例3:截瘫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例4: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例5:颈椎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例6:髋部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例7:右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例8:骨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第二节 并发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病例分析
病例9:双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肺血栓栓塞症
病例10:髋部骨折并发肺血栓栓塞症
病例11:左小腿离断伤并发肺血栓栓塞症
病例12:髋部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
病例13:锁骨骨折并发肺血栓栓塞症
病例14:左足骨折并发肺血栓栓塞症
病例15:多发伤并发肺血栓栓塞症
病例16: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并发肺血栓栓塞症
病例17:胸腰椎肿瘤并发肺血栓栓塞症
病例18:胸椎管病变并发肺血栓栓塞症
病例19:肱骨外科颈骨折并发肺血栓栓塞症
附录
附录一 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一、抗血栓梯度压力袜(腿长型)穿戴技术
二、抗凝药皮下注射技术(以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为例)
三、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使用技术
四、神经肌肉刺激器使用技术
附录二 医院内骨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健康教育
一、入院时健康教育
二、术前健康教育
三、术后健康教育
四、出院时健康教育
五、功能锻炼健康教育
附录三 《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第2~24部分:患者服务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
附录四 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单位实地认证自评表(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