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网络文学经典解读-博雅导读丛书

封面

作者:邵燕君主编

页数:40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30127054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网络文学经典解读》首先从经典性作品切入,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挖掘提炼该类型文的核心设定、快感机制、审美特性;然后以该作品为中心线索,梳理这一类型文的起承转合脉络,以及与文学史和其他文艺资源之间的脉络关系;在此基础上,以文化研究的视野方法,解读这一类型文出现的社会文化原因,剖析其中聚合、折射着的大众集体无意识与国民心态变迁,阐释其作为”时代精神风向标”的价值。同时,通过这些作品从”流行”到”经典”过程的分析,探讨网络文学”主流化”方向,及其参与”新主流文学”建构的可能性。具体解读的对象包括十二大类型的经典文本,很多曾是或仍是社会文娱热点,如江南等《九州》系列(奇幻)、南派三叔《盗墓笔记》(盗墓)、桐华《步步惊心》(清穿)、流潋紫《后宫甄嬛传》(宫斗)等。

作者简介

  邵燕君,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生产机制研究和文学前沿研究。2004年创立”北大评刊”论坛,任主持人。著有《倾斜的文学场》、《美女文学现象研究》、《新世纪文学脉象》等。2009年转向网络文学研究,任《网络文学评论》特邀副主编、全国网络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本书特色

《网络文学经典解读》:网络文学十二大类型经典文本导读,全面呈现网络文学现状。

目录

导 言 网络文学的”网络性”与”经典性”

一、网络文学的”网络性”

二、”网络性”对雅俗二元对立结构的瓦解

三、”网络性””类型性”与”经典性”

四、”网络类型经典”的初步定义和选文标准

五、”学者粉丝”:研究者的立场和方法

第一章 西游:青春的羁绊

–以今何在《悟空传》为例

一、西游”同人”:从”大话西游派”到”玄幻西游派”

二、《悟空传》:网络时代的”公路小说”

三、成长:是”转圈”还是”羁绊”?

结语:后青春期的”中二病”

第二章 奇幻:”恶人英雄”的绝望反抗

–以烟雨江南《亵渎》为例

一、奇幻类网文的一座孤峰

二、多重”亵渎”的悖论

三、爱情:唯一的救赎之地与避难之所?

四、绝望之路:”好人英雄””贱人英雄”与”恶人英雄”

五、”知识就是力量”与”技术天花板”

六、”平衡设定”与”任性YY”

第三章 修仙:东方新世界

–以梦入神机《佛本是道》为例

一、何谓修仙:从”仙侠””修真”到”修仙”

二、《佛本是道》:沟通人神、再造仙境、重写神谱

三、怪力乱神:修仙小说的”新自觉”

结语:修仙–古老又现代的超脱之梦

第四章 玄幻练级:作为欲求表象的数目化抽象世界

–以天蚕土豆《斗破苍穹》为例

一、作为表象的”世界”:抽象化与等级数目化

二、作为欲求的”世界”:超越社会的束缚与身体的限制

三、 现实理性的”铁笼”

结语

第五章 “盗墓小说”:粉丝传奇的经典化之路

–以南派三叔《盗墓笔记》为例

一、以”盗墓”的名义集结类型

二、”烧脑”和”走心”:男女”稻米”的不同快感

三、”浪漫之美”:对传统文学批评的挑战

第六章 历史穿越:”大国崛起”与”个人圆满”的双重YY

–以月关《回到明朝当王爷》为例

一、回到明朝去”维新”:”崛起”的集体无意识

二、 理想主义”权臣”与”历史外挂”

三、 作为”男性向”小说快感机制的”女性”

余论

第七章 网络官场小说:”去政治化”的现实书写

–以小桥老树《侯卫东官场笔记》为例

一、两种类型与两条脉络

二、中性的叙述与客观的”官场”

三、从”成长小说”到”成功指南”

四、”当官是一门技术活”

第八章 穿越文-清穿:”反言情”的言情模式

–以桐华《步步惊心》为例

一、穿越文:作为一种类型的出现

二、不问来路,不求归去

三、没有江山,何来美人?

四、臣服王权的历史

第九章 宫斗:走出”白莲花”时代

–以流潋紫《后宫·甄嬛传》为例

一、大周后宫:硝烟弥漫的大观园

二、甄嬛:反”白莲花”女主形象

三、宫斗剧:在”亚文化”与”主流”之间

第十章 都市言情:爱情已朽,如何重建神话?

–以辛夷坞《致我们终将腐朽的青春》为例

一、告别革命,推开琼瑶

二、”易朽的青春”与”不完美的男主”

三、渴望绝境,挥霍青春

四、橡树已去,木棉如何依旧?

五、再造禁忌,抢救爱情/

第十一章 耽美:不止是”沉溺于美”

–以风弄《凤于九天》为例

一、耽美的内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二、《凤于九天》的”男男罗曼史”

三、从风弄的创作看耽美同好社群的文学理念

结语

第十二章 “废柴”精神与”网络女性主义”

–“女性向”代表作家妖舟论

一、”小市民”的”废柴”精神

二、”网络女性主义”:幻象空间的性别革命

三、”我爱你”不如”在一起”

第十三章 “情怀””世俗意””文青范儿”

–“最文青网络作家”猫腻论

一、”情怀”:启蒙精神的网络回响

二、”世俗意”:从草根立场肯定”中国精神”

三、”文青范儿”:文学传承、网络性与个人风格

结语

网络文学词条举要

网络文学重要类型文发展简史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网络文学经典解读-博雅导读丛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41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