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马里乌斯·詹森
页数:168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4266713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 日本如何看待世界,就决定它如何行动——日本在近代以及现代的迅速转身,背后都是对世界的认识发生转变。18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从中国的巨大影子中转身,瞥见兰学所代表的西方文化之光;19世纪70年代,他们派出一波波的官员学生,学习欧美的制度、技术与经验,并努力将日本建设为西方式强国,成为东亚乃至亚洲的领袖;20世纪70年代,在二战的挫折后,日本转身变成经济强国,却迷失了方向。其最终要走向何处呢?
★ 三个人物故事,勾勒近代日本的大转向——一位日本的中医突然想去亲自看解剖结果,如同一只蝴蝶扇动翅膀,最终带来整个日本学习西方的风暴;一位跟随使团出行的秘书欣喜于国家最终成为欧美列强中的一员,却因为论文对天皇不敬而失去职位;一位记者往来欧美、中国与日本,谋求合作,却见证了二战中日本的暴行。詹森用三个不那么显赫的人物,串起了日本近现代的剧变。
★ 《剑桥日本史》主编詹森凝练之作,了解近代日本转向的必读之书——詹森选择三个人物,以三场演讲的形式凝练地讲述日本两百年的变化,文笔流畅,语言生动,真正的大家小书。
★ 图片中的日本近现代史——精选四十余幅图片以配合文章内容,从石器时代器物,到2017年安倍访美,形象讲述出日本两百年的转变。
作者简介
马里乌斯·詹森(Marius Jansen, 1922-2000),哈佛大学博士,师从费正清和赖肖尔。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教授,日本史、中日关系史专家。1969年创立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并担任首任主任。1999年成为首位获得日本文化功劳者称号的外国人。《剑桥日本史》主编,代表作有《日本人与孙中山》(1954)、《坂本龙马与明治维新》(1961)、《日本人的世界观》(1975)、《日本和中国:从战争到和平,1894—1972》(1975)、《德川时代里的中国》(1992)、《现代日本的形成》(2000)等。
译者简介柳立言,普林斯顿大学博士,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宋代法律和社会史,著作包括《宋代的宗教、身分与司法》《宋代的家庭和法律》等。
本书特色
马里乌斯·詹森以杉田玄白、久米邦武、松本重治三个普通人物的故事为主线,分析德川中期、幕末明治初期及战后昭和期日本人如何重新认识世界,追溯日本人的世界观在思想和心理方面的历史根源。杉田玄白放弃中医转而翻译荷兰的解剖学著作,久米邦武随使节团游历西方但最终因著作对天皇不敬而失去教职,经历二战的松本重治致力于与世界的交往。三个普通人物的背后,是整个日本的转向,而其中的起起伏伏被詹森浓缩进这本小书之中。
目录
一、中国的巨影
二、德川思想里的中国
三、摒绝“中国”
四、西方模式的出现
第二讲 求知识于世界
一、德川末期
二、19世纪70年代的旅行者
三、新日本主义
第三讲 在20世纪中寻求世界地位
一、两次大战之间
二、战争的决定
三、日本复兴
四、确定名实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