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朱前星
页数:329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0102188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民族地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道德建设与社会整合能力研究》首先指出,民族地区执政道德建设是社会整合的必然要求,民族地区社会整合蕴含着执政道德追求。民族地区执政道德建设有其内在的价值原则,以实现社会整合的清明、公正为归宿,是包含内核、运行和保障机制的系统工程。民族地区社会整合能力的特殊性在于其民族性,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是社会整合能力的主要内涵。民族地区社会整合能力建设需要强化价值、规范和组织整合的功能机制。进而揭示,民族地区执政道德建设与社会整合具有共同基础且互动共进。末尾强调,提升民族地区执政道德与增强社会整合能力应当处理好民族平等与社会整合、民族区域自治与国家统一领导、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与现代民主法制、公民意识与民族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少数民族思想文化等关系。
作者简介
朱前星,男,瑶族,湖南郴州人。法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委。长期从事中共党史、法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在《光明日报(理论版)》《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报纸和CS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点摘编)1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3部。主持并完成国家及省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入选省高校百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民族地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道德建设
一、民族地区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的含义
二、民族地区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面临的特殊境遇
三、民族地区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的基本路径
第二章 民族地区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
一、民族地区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能力的含义
二、民族地区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历史轨迹与现实问题
三、强化民族地区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能力建设的功能机制
第三章 民族地区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与社会整合的共同基础
一、共同的社会基础
二、共同的基本原则
三、共同的价值取向
四、共同的奋斗目标
第四章 民族地区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与执政道德建设的互动共进
一、民族地区社会整合的道德定位
二、执政道德是实现民族地区社会整合的核心力量
三、民族地区社会整合与执政道德建设的辩证关系
四、民族地区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与执政道德建设互动共进的基本途径
第五章 提升民族地区执政道德与增强社会整合能力应考量的关系
一、民族平等与社会整合
二、民族区域自治与国家统一领导
三、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与现代民主法制
四、公民意识与民族意识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少数民族思想文化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民族地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道德建设与社会整合能力研究》: 第二,加强学习,使知识内化为道德,不断升华民族地区党员干部道德境界。学习和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是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前提。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出于有知,知识是一切德行之母。而“道德修养的第一个方法就是学习和掌握各种道德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并对各种所学的道德知识和人生哲理予以深入思考,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培养趋善避恶的道德意向和情感,从而择善而为”。因此,作为民族地区的一名共产党员,首先,要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理论水平,特别是民族理论水平。其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引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尊重各少数民族的不同价值,时刻做到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再次,要多方涉猎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增强自己的道德意识,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更好地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地区的实际问题。最后,要学习中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各少数民族的风情和特色,汲取一切有益的少数民族文化和习惯养料,为实现民族地区的文化和谐奠定基础。总之,民族地区的党员干部要通过加强学习,升华思想境界,培养道德情操,增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自觉性,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第三,力行慎独,省察克治,不断完善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道德品行。慎独,指的是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为。省察克治,指的是个体对自己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进行检查,并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尤其表现为个体的道德理性对其本能情欲的斗争。回族伊斯兰教伦理思想家王岱所著的《正教真铨》力主正心、克己、慎独的道德修养论。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无论大小事情都要谨慎为之,不能任凭自己的性格使之,要学会在理性的自我与感性的自我、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进行合理调节和控制,并推动自身实现从“自然人”向“道德人”的转化,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统一。 第四,积极开展理论教育与道德实践相关的培训活动,引导民族地区党员干部进行道德修养和党性锻炼。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决策,发扬学习的优良传统,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化解矛盾的本领和艺术,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执政能力,促进社会整合,构建社会和谐。2010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座谈会中强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突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党性教育,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和锐意进取的激情,始终保持道德品行的纯洁性,经受住各种考验,尽职尽责干好工作。”具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素养是广大干部在执政过程中保持政治上清醒和坚定的第一基础。因此,在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主阵地,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机构在开展理论教育道德实践相关的培训活动时,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党员干部践行执政道德的重中之重,并针对民族地区的实际,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进行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分层分类地组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