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瑜伽师地论

封面

作者:王海林

页数:608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060857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瑜伽师地论》是佛教经典中最重要的论著之一。它以新的阿赖耶识本体论及唯识学为基础,融通大、小乘义理的精华,建构了恢弘的境、行、果相呼应的理论架构,对三乘的阶次、境界和十七地进行了精微的论述。

《瑜伽师地论》是瑜伽行派的基本论书,也是法相宗最重要的典籍,更是研究小乘与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宝库。

作者简介

王海林,一九四二年生,湖北汉阳人。一九六四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政法、中文系主任、副教授。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null《瑜伽师地论》是瑜伽行派的基本论书,也是法相宗最重要的典籍,更是研究小乘与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宝库。

目录

题 解001

经 典 015

1 本地分 017

五识身相应地第一 020

意地第二之一 053

意地第二之二 117

意地第二之三 193

有寻有伺等三地第三~五 268

三摩呬多地第六 320

非三摩呬多地第七 337

有心无心二地第八第九 342

闻所成地第十 347

思所成地第十一 373

修所成地第十二 388

声闻地第十三 406

独觉地第十四 435

菩萨地第十五 443

有余依地第十六 491

无余依地第十七 498

2 摄决择分 506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 5063 摄事分 529

契经事行择摄 529本母事序辩摄 535

源 流 539

解 说 555

附 录 567

1 瑜伽师地论新译序 569

2 瑜伽师地论叙??绪言 571

3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后记 573

4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缀言 574

参考书目 575

节选

原典

云何耳识自性?谓依耳了别声。

彼所依者俱有依,谓耳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一切种子阿赖耶识。耳,谓四大种所造、耳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意及种子,如前分别。

彼所缘者,谓声,无见有对。此复多种,如螺贝声、大小鼓声、舞声、歌声、诸音乐声、俳戏叫声女声、男声、风林等声明了声、不明了声有义声、无义声下、中、上声江、河等声斗诤、喧杂声受持、演说声论议、决择声。如是等类,有众多声。

此略三种,谓因执受大种声、因不执受大种声、因执受不执受大种声。初,唯内缘声次,唯外缘声后,内外缘声。

此复三种,谓可意声、不可意声、俱相违声。又复声者,谓鸣音、词吼、表彰语等差别之名。

是耳所行,耳境界耳识所行,耳识境界,耳识所缘意识所行,意识境界,意识所缘。助伴及业,如眼识,应知。 译文

什么是耳识的自性呢?就是依据耳根,了别声境。

耳识的所依如下第一,俱有依,即耳根第二,等无间依,即意识第三,种子依,即摄藏一切种子的阿赖耶识。耳根有三大特征(一)四大种所造,(二)耳识所依净色,(三)不可见有质碍。作为等无间依的意识和作为种子依的阿赖耶识,和前述眼识所说的一样。

耳识的所缘,是不可见的有质碍的声境。声境又分为很多种,比如螺贝声、大鼓声、小鼓声、舞声、歌声、各种音乐声、演出杂耍滑稽戏的叫声女人声、男人声、风林等的声音明悟了义声、不明悟了义声正直的言语声、不正直的言语声下声、中声、上声江河等的声音斗诤喧哗嘈杂声、领受忆诵佛法之声、讲演宣说佛法之声、论议声、决断声。这么多种类的声音,有众多之声。

这些声音,简略来说有三种,即因执受大种声、因不执受大种声、因执受不执受大种声。第一种,只是内缘声第二种,只是外缘声第三种,是内外缘声。

这些声音,又可以分为另外三种,即可意声、不可意声、俱相违声。而且,这些声音又可以分为无语义的鸟叫声、宣说理义的声音、扬显佛法的赞叹声等种种差别之名。

上述声音,能够引起耳根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耳根所缘取的境界。能够引起耳识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耳识所缘取的境界,成为耳识觉知、识别的对象。能够引起意识相对它们的行运活动,成为意识所缘取的境界,成为意识觉知、识别的对象。关于耳识的助伴和作业,如前述眼识的有关部分,读者以此类推,应当知晓。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瑜伽师地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39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