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庄子生命哲学的酿生及其社会效应

封面

作者:董晓红著

页数:169

出版社: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6764218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探析庄子生命哲学的产生、发展与影响出发,沿着中国生命哲学的发展历程,循着庄子的自然观、人生观与认识论基础对庄子的生命哲学内容展开层层分析。从“精”“气”“神”的关系、“形”“神”二元一体的生命结构角度研究庄子生命哲学的世界观基础及价值取向,首先从而体悟庄子身心超越的生命境界观;其次从探析先秦儒家与道家的和谐理念出发,分析庄子生命哲学的历史演变及治世影响;再次研究庄学的法治意识与道德自觉的历史根源角度探究庄学的自然法则与道德自觉对社会治理的影响;很后归结到其思想对于高校教育的价值,力求在高校教育中,实现注重个体生命的本真性,注重个人与他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性,提升人生价值在教育中的地位。

作者简介

董晓红,女,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哲学硕士,亳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哲学、思想政治教育,主持省级、市级课题6项,参与省级、市级课题8项,参与编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一部,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

本书特色

本书从探析庄子生命哲学的产生、发展与影响出发,沿着中国生命哲学的发展历程,循着庄子的自然观、人生观与认识论基础对庄子的生命哲学内容展开层层分析。
从“精”“气”“神”的关系、“形”“神”二元一体的生命结构角度研究庄子生命哲学的世界观基础及价值取向,首先从而体悟庄子身心超越的生命境界观;其次从探析先秦儒家与道家的和谐理念出发,分析庄子生命哲学的历史演变及治世影响;再次研究庄学的法治意识与道德自觉的历史根源角度探究庄学的自然法则与道德自觉对社会治理的影响;最后归结到其思想对于高校教育的价值,力求在高校教育中,实现注重个体生命的本真性,注重个人与他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性,提升人生价值在教育中的地位。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生命哲学在西方的发展 ……………………………… 001
第一节 近代理性主义思潮 ……………………………………………………… 003
第二节 现代非理性主义运动时期 ……………………………………………… 004
第二章 中国传统生命哲学发展的主要历程及其特点 ……… 007
第一节 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起源 ……………………………………………… 009
第二节 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三重维度 ………………………………………… 013
第三章 庄子生命哲学产生的时代基础 ……………………… 023
第一节 楚淮文化对庄子生命哲学思想的影响 ………………………………… 025
第二节 庄子生命哲学的源头——老子的生命哲学 ……………………………030
第三节 庄子生命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 033
第四章 庄子生命哲学的世界观基础 ………………………… 037
第一节 庄子的世界观 …………………………………………………………… 039
第二节 庄子生命哲学的取向 …………………………………………………… 044
庄子生命哲学的酿生及其社会效应
第五章 庄子生命哲学的主要内容 …………………………… 051
第一节 “精”“气”“神”的有机合成 ……………………………………… 053
第二节 “形”“神”二元一体的生命结构 …………………………………… 056
第三节 身心超越的生命境界观 ………………………………… ………………060
第四节 庄子生命观的解脱之路 ………………………………… ………………067
第六章 先秦儒家与道家的和谐理念 ………………………… 079
第一节 君子缘何“远庖厨” …………………………………………………… 081
第二节 “人禽之辩”与“仁民爱物” ………………………… ………………085
第三节 从“仁民爱物”看生态伦理 …………………………………………… 089
第四节 先秦儒家与道家的和谐理念 …………………………… ………………091
第七章 庄子生命哲学的历史演变及治世影响 ……………… 099
第一节 “吏治观”的形成——先秦两汉时期 ………………………………… 101
第二节 “吏治观”的发展——以汉代为始 ……………………………………… 106
第三节 举荐制——庄学历史视角的检视 ……………………………………… 128
第八章 庄学的法治意识与道德自觉的历史根源 …………… 135
第一节 庄学的法治意识 ………………………………………………………… 137
第二节 庄学的自然法则与道德自觉 …………………………………………… 140
第三节 庄学自然法思想的历史根源 …………………………………………… 145
第九章 庄子生命哲学的高校教育价值 ……………………… 151
第一节 “不求闻达于诸侯” …………………………………………………… 153
第二节 “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 ………………………………… 156
第三节 “物我两忘” …………………………………………… ………………161
结 语 …………………………………………………………… 164
主要参考文献 ………………………………………………… 166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庄子生命哲学的酿生及其社会效应》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38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