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时建蒋光友赵燕珍著
页数:286页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10017525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一批鲜活的田野调查语料
一份珍贵的语言文化遗产
30种濒危方言和民族语言
二维码呈现全新阅读体验
作者简介
时建,男,1968年生,博士,青岛大学副教授,从事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对阿昌语及其使用情况进行过较为系统的调研。
蒋光友,男,1966年生,博士,重庆理工大学教授,从事英语教学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工作。
赵燕珍,女,1981年生,博士,云南大学副教授,从事汉藏语系语言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本书特色
《中国濒危语言志》总主编为是著名方言学家曹志耘教授,一套丛书30册,以中国各地濒危的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为研究对象,以统一的调查材料,展开广泛的调查研究,是继《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后,近年来学术界重新关注语言文化的又一个重要项目。
《云南芒市潞西阿昌语》一书是2016年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项任务“民族语言调查•云南江东阿昌语潞西方言”的最终成果,按照志书撰写的基本体例,借鉴参考语法的描写与分析原则,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对潞西阿昌语进行了全面、系统、细致的考察,对语言的濒危状况做出简明扼要的说明和分析。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调查点概况 2
一 社会概况 2
二 历史沿革 3
三 风俗习惯 3
第二节 潞西阿昌语的系属 5
一 阿昌语的系属 5
二 阿昌语的方言划分 5
三 高埂田潞西阿昌语的地位 7
第三节 潞西阿昌语的濒危状况 8
一 潞西阿昌语的使用情况 8
二 潞西阿昌语濒危程度及濒危
状况描述 9
第四节 潞西阿昌语的研究概况 16
一 语言本体的研究 16
二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 17
第五节 调查说明 19
一 调查过程简介 19
二 发音人简况 20
第二章 语音 23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 24
一 声母 24
二 韵母 26
三 声调 29
四 音节结构 30
第二节 音变 31
一 变调 31
二 增音 34
三 弱化 35
四 同化 35
五 合并 36
六 脱落 37
第三节 拼写符号 39
一 字母表 39
二 声母表 40
三 韵母表 41
四 声调表 43
五 拼写规则 43
第三章 词汇 45
第一节 词汇特点 46
第二节 构词法 49
一 单纯词 49
二 合成词 50
第三节 词汇的构成 60
一 借词的来源 60
二 借用的方式 64
三 借词的使用 67
第四节 民俗文化词 69
一 房舍类 69
二 动植物类 71
三 服饰类 73
四 工具类 74
五 文化信仰类 75
六 饮食菜品类 77
第四章 分类词表 79
第一节 《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_x00B_民族语言(藏缅语族)》_x00B_通用词 81
第二节 《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_x00B_民族语言(藏缅语族)》_x00B_扩展词 100
第三节 其他词 126
第五章 语法 145
第一节 词类 146
一 名词 146
二 代词 151
三 数词 155
四 量词 158
五 形容词 164
六 动词 168
七 副词 177
八 助词 180
九 连词 189
十 叹词 190
第二节 短语 192
一 名词短语 192
二 动词短语 195
三 形容词短语 197
四 量词短语 197
第三节 句子 198
一 句类 198
二 句型 202
三 句式 205
四 变式句与省略句 212
五 复杂结构 213
第六章 语料 221
第一节 语法例句 222
第二节 话语材料 234
一 歌谣 234
二 故事 237
三 讲述 263
参考文献 276
调查手记 278
后 记 285
第一节 调查点概况 2
一 社会概况 2
二 历史沿革 3
三 风俗习惯 3
第二节 潞西阿昌语的系属 5
一 阿昌语的系属 5
二 阿昌语的方言划分 5
三 高埂田潞西阿昌语的地位 7
第三节 潞西阿昌语的濒危状况 8
一 潞西阿昌语的使用情况 8
二 潞西阿昌语濒危程度及濒危
状况描述 9
第四节 潞西阿昌语的研究概况 16
一 语言本体的研究 16
二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 17
第五节 调查说明 19
一 调查过程简介 19
二 发音人简况 20
第二章 语音 23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 24
一 声母 24
二 韵母 26
三 声调 29
四 音节结构 30
第二节 音变 31
一 变调 31
二 增音 34
三 弱化 35
四 同化 35
五 合并 36
六 脱落 37
第三节 拼写符号 39
一 字母表 39
二 声母表 40
三 韵母表 41
四 声调表 43
五 拼写规则 43
第三章 词汇 45
第一节 词汇特点 46
第二节 构词法 49
一 单纯词 49
二 合成词 50
第三节 词汇的构成 60
一 借词的来源 60
二 借用的方式 64
三 借词的使用 67
第四节 民俗文化词 69
一 房舍类 69
二 动植物类 71
三 服饰类 73
四 工具类 74
五 文化信仰类 75
六 饮食菜品类 77
第四章 分类词表 79
第一节 《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_x00B_民族语言(藏缅语族)》_x00B_通用词 81
第二节 《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_x00B_民族语言(藏缅语族)》_x00B_扩展词 100
第三节 其他词 126
第五章 语法 145
第一节 词类 146
一 名词 146
二 代词 151
三 数词 155
四 量词 158
五 形容词 164
六 动词 168
七 副词 177
八 助词 180
九 连词 189
十 叹词 190
第二节 短语 192
一 名词短语 192
二 动词短语 195
三 形容词短语 197
四 量词短语 197
第三节 句子 198
一 句类 198
二 句型 202
三 句式 205
四 变式句与省略句 212
五 复杂结构 213
第六章 语料 221
第一节 语法例句 222
第二节 话语材料 234
一 歌谣 234
二 故事 237
三 讲述 263
参考文献 276
调查手记 278
后 记 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