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英]布赖恩·迪尔格
页数:156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1790943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书稿分为“观看的方式”“注意的方式”“思考的方式”三个部分阐释人的视觉与照相机的区别、理解和领悟视觉吸引原理,并选择了近200幅很好摄影作品为例,破解好照片的密码。实例生动引人,分析简约鞭辟,不少经验的总结给人深刻的启示:“我们实际看见的,比我们认为看见的要少很多很多。”“能够让人记得住的照片,往往拍的是一件事,但说的是另一件事。”书稿整体导向正确,作品的艺术性较强,对于提高摄影艺术创作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简介
作人、作家和教育家。作为纽约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创始主席,他还担任佳能的发言人,为佳能创作了一系列摄影教程。迪尔格从小就喜欢摄影,在父亲和祖父的悉心照料下在暗房里长大,父亲和祖父都是狂热的业余摄影师。此后,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和收藏,并发表在《纽约时报》《超时》《乡村之声》等,并成为《西蒙和舒斯特》《海波里翁》《双日》等书的封面。
本书特色
书稿分为“观看的方式”“注意的方式”“思考的方式”三个部分阐释人的视觉与照相机的区别、理解和领悟视觉吸引原理,并选择了近200幅优秀摄影作品为例,破解好照片的密码。
实例生动引人,分析简约鞭辟,不少经验的总结给人深刻的启示:“我们实际看见的,比我们认为看见的要少很多很多。”“能够让人记得住的照片,往往拍的是一件事,但说的是另一件事。
”书稿整体导向正确,作品的艺术性较强,对于提高摄影艺术创作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目录
前言
1.观看的方式
人眼与照相机有区别
看与看见:经验带来的问题
初识思维模型
视角
动态观看与静态画面
焦距长度与放大能力
聚焦与清晰度
聚焦与照相机
景深
专家有话说:马丁·罗尔夫斯博士,视觉专家
曝光
动态范围
色觉
运动与时间
专家有话说:唐纳德·霍夫曼博士,认知神经科学专家
2.注意的方式
领悟视觉吸引原理
克服知觉带宽
画面布局
画面中的尺寸
比例
聚焦
明线与暗线
表情和姿势
替代
注意力:个人化的等级
专家有话说:杰伊·弗里登堡博士,心理学家
亮度和反差
影调结构
色彩
图案
惊叹与延迟:利用期待
知觉的应用:大师之作
3.思考的方式
破解好照片的密码心智理论
镜像法:自我画像的艺术
省略与想象力:画面内与画面外
在二维影像中建构三维世界
专家有话说:朱莉·格雷厄姆,策展人
熟悉的事物会给人带来震惊
最佳视点
隐含关系
感同身受
专家有话说:马克·普鲁斯克,图片顾问、策展人
时间:建构叙事
作为角色的形状
语境与并置:意义的易变性
光线携带意义
色彩传递意义
专家有话说:伊丽莎白·比昂迪,策展人
4.结论
结论
参考资料
致谢
图片提供
索引
1.观看的方式
人眼与照相机有区别
看与看见:经验带来的问题
初识思维模型
视角
动态观看与静态画面
焦距长度与放大能力
聚焦与清晰度
聚焦与照相机
景深
专家有话说:马丁·罗尔夫斯博士,视觉专家
曝光
动态范围
色觉
运动与时间
专家有话说:唐纳德·霍夫曼博士,认知神经科学专家
2.注意的方式
领悟视觉吸引原理
克服知觉带宽
画面布局
画面中的尺寸
比例
聚焦
明线与暗线
表情和姿势
替代
注意力:个人化的等级
专家有话说:杰伊·弗里登堡博士,心理学家
亮度和反差
影调结构
色彩
图案
惊叹与延迟:利用期待
知觉的应用:大师之作
3.思考的方式
破解好照片的密码心智理论
镜像法:自我画像的艺术
省略与想象力:画面内与画面外
在二维影像中建构三维世界
专家有话说:朱莉·格雷厄姆,策展人
熟悉的事物会给人带来震惊
最佳视点
隐含关系
感同身受
专家有话说:马克·普鲁斯克,图片顾问、策展人
时间:建构叙事
作为角色的形状
语境与并置:意义的易变性
光线携带意义
色彩传递意义
专家有话说:伊丽莎白·比昂迪,策展人
4.结论
结论
参考资料
致谢
图片提供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