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宋憬愚等编著
页数:149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0825245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池塘养鱼是适合农村推广发展的致富项目之一。本书从介绍池塘常见养殖鱼类及池塘养鱼环境入手,深入浅出地叙述了池塘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商品鱼的饲养技术以及鱼病的防治技术。此外,结合当前淡水养殖业的发展趋势,简要介绍了鳖、龟、蟹、虾以及适合池塘饲养的名优淡水鱼的养殖技术。语言通俗易懂,内容科学实用,图文并茂,适合广大农村养鱼户和养鱼场员工阅读应用,也可供各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一、鲢鱼
二、鳙鱼
三、草鱼
四、青鱼
五、鲤鱼
六、鲫鱼
七、鲮鱼
八、团头鲂
九、三角鲂
十、鳊鱼
十一、细鳞鲴
十二、罗非鱼
第二章 池塘养鱼环境
一、水温
二、水质
(一)池塘水质分析
(二)改善池塘水质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章 池塘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
一、鲤鱼的人工繁殖
(一)亲鱼的选择
(二)亲鱼的培育
(三)产卵前的准备工作
(四)产卵
(五)孵化
二、鲫鱼的人工繁殖
三、团头鲂的人工繁殖
(一)亲鱼的选择
(二)亲鱼的培育
(三)产卵
(四)孵化
四、尼罗罗非鱼的人工繁殖
(一)繁殖习性
(二)亲鱼的培育
(三)孵化与哺育
(四)苗种的培育
第四章 池塘养殖鱼类苗种的培育
一、鱼苗的培育
(一)鱼苗购买
(二)鱼苗池选择与清整
(三)鱼苗放养
(四)鱼苗、鱼种的食性与生长特点
(五)饲养方法
(六)日常管理
(七)拉网锻炼
二、鱼种的培育
(一)夏花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二)夏花放养
(三)饲养方法
(四)池塘管理
第五章 商品鱼的饲养技术
一、池塘及池水
(一)位置
(二)面积
(三)水深
(四)池形
(五)渠道
二、鱼种
(一)鱼种特点
(二)鱼种规格
(三)鱼种来源
(四)鱼种放养
三、混养
四、密养
(一)池塘条件
(二)饵料与肥料供应情况
(三)鱼的种类与规格
(四)养殖模式
(五)饲养管理水平
五、轮捕轮放
(一)轮捕轮放的对象和时间
(二)轮捕轮放的方法
(三)轮捕轮放的注意事项
六、施肥投喂
(一)池塘施肥
(二)养鱼投喂
七、防病措施
(一)做好池塘清整工作
(二)鱼种人塘前要进行消毒处理
(三)把好铒料质量关
(四)改良水质
(五)注意日常操作
(六)搞好发病季节的防病工作
八、池塘管理
(一)池塘管理的基本内容
(二)防止浮头和泛池
(三)增氧机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四)综合经营,提高池塘养鱼效益
第六章 特种水产动物的池塘养殖
一、中华鳖
(一)生活习性
(二)养殖技术
(三)鳖病防治
二、鳄龟
(一)生活习性
(二)养殖技术
(三)龟病防治
三、河蟹
(一)生活习性
(二)养殖技术
(三)蟹病防治
四、罗氏沼虾
(一)生活习性
(二)养殖技术
(三)虾病防治
五、青虾
(一)生活习性
(二)养殖技术
六、南美白对虾
(一)生活习性
(二)养殖技术
七、克氏原螯虾
(一)生活习性
(二)养殖技术
八、黄鳝
(一)生活习性
(二)养殖技术
九、泥鳅
(一)生活习性
(二)养殖技术
十、鳜鱼
(一)生活习性
(二)养殖技术
十一、乌鳢
(一)生活习性
(二)养殖技术
十二、革胡子鲇
(一)生活习性
(二)养殖技术
第七章 鱼病防治
一、鱼类患病原因
(一)自然因素
(二)人为因素
(三)生物因素
二、鱼病诊断方法
(一)了解发病情况
(二)进行鱼体检查
三、鱼病预防
(一)鱼池放养前必须清塘
(二)鱼种入塘前药物浸洗
(三)悬吊药物消毒
(四)喂服预防药物
四、药物防治鱼病的注意事项
(一)及早用药
(二)准确用药
(三)注意禁忌
(四)注意剂型
(五)不能使用禁用药物
五、常见鱼病的防治
(一)传染性鱼病
(二)寄生性鱼病
(三)其他类疾病
参考文献
节选
第三章 池塘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
四、尼罗罗非鱼的人工繁殖
尼罗罗非鱼的繁殖习性同国产常见养殖鱼类有很大的不同,但人工繁殖工艺并不复杂,很容易掌握。
(一)繁殖习性
尼罗罗非鱼是热带鱼类,其繁殖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只要水温在20°C以上,就会发情产卵。通常每隔30天左右繁殖1次,雌鱼每次产卵1000-2000粒。在长江以南地区的自然水温下,每年可繁殖4~5次,北方则要少一些。繁殖前,雄鱼先离群在池边占地挖窝,用嘴把泥沙拱开,形成一个直径0.3~0.4米、深0.1米左右的浅盆状鱼窝。此时,雄鱼体色变得格外美丽,在鱼窝附近招引雌鱼人窝产卵。受精卵较大,在雌鱼口中孵化。
(二)亲鱼的培育
1.培育池的要求尼罗罗非鱼亲鱼培育池无特殊要求,一般水质良好、面积600-1300平方米、水深1.5米左右就可,但在繁殖季节。可把水位降至0.5~1米深,这样有利于雄鱼挖窝。
2.亲鱼的放养选择体质健壮、体长在20厘米以上、背高肉厚、体色光亮、斑纹清楚的鱼作亲鱼。当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可把选好的亲鱼从越冬池移入室外繁殖池(培育池)中.每平方米放250~300克/尾的亲鱼1尾左右。亲鱼要雄少雌多,一般比例掌握在1:4或1:3。
10厘米以上尼罗罗非鱼的雌雄鉴别要点:①生殖季节,雄鱼体色鲜艳,头、背、尾部变成红色,而雌鱼体色灰暗,个体也相对小些。②雌鱼腹部有3个小孔,即肛门、生殖孔和泌尿孔;雄鱼腹部只有2个小孔,即肛门和尿殖孔,且尿殖孔开在一个小圆锥状的白色凸起顶端,仅为一小点。用肉眼细看可以辨别。.
3.饲养管理亲鱼进入繁殖池后,饲养管理十分重要。尼罗罗非鱼可摄食池水中的多种饵料,因此可在池塘中施加有机粪肥,但每次施肥量不可太大,保持池水为荼绿色或黄绿色为好,池水透明度掌握在30~40厘米。另外,为保证亲鱼营养,还必须投喂部分人工饵料,如豆饼、麸皮、酒糟以及配合饵料。不久,亲鱼会自然产卵受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