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佳
页数:342页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039678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研究清代朝廷书法的学术著作。以清代朝廷书法为研究对象,以清代朝廷书法的官方实用状况和清代朝廷书法与政治制度的关系两条线为线索,研究清代朝廷书法的表现形式和清代“以书取士”状况,挖掘清代朝廷书法在清代政治生活中作用及影响。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朝廷书法的发展背景、朝廷书法的审美核心、朝廷书法教育传承、科举考试、朝廷善书群体、御制修书誊录、朝廷书法的重要表现形式、馆阁体,其中清代朝廷书法发展与政治制度之间的密切联系是研究重点。
作者简介
陈佳,1978年出生,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水彩专业硕士研究生,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书法文献学博士。2004年至今在吉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工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2010年6月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教材《水彩技法》。2017年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水彩创新创业实践教程》。2009年与2014年主持有关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共两项。2016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清代朝廷书法研究》。2016年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水彩方向。水彩作品多次在省级、国家级画展中获奖。发表学术论文40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清代朝廷书法发展的政治色彩
第一节 书法的政治功能
第二节 清代朝廷书法背后的文化选择
第三节 清代朝廷书法发展的制度保障
第二章 清代标榜皇权书法审美的重要表现形式
第一节 清代圣旨书法研究
第二节 清代御制碑书法研究
第三节 清代御制刻帖研究
第四节 清代内务府刻字作御制篆书
第三章 清代帝王的书法策略
第一节 清代南书房在朝廷书法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节 清代皇权书法审美以正宗为尚
第三节 重书学的帝王之道——皇子书法教育
第四节 清代帝王赐书传统
第四章 清代朝廷善书群体发挥楷模作用
第一节 清代大学士群体研究
第二节 清代中书群体研究
第三节 清代翰林官群体研究
第四节 清代笔帖式群体研究
第五节 清代文官善书群体存在的社会依据
第五章 清代科举重书法
第一节 书法在清代童试、乡试、会试、殿试中的实际作用
第二节 清代状元书法
第三节 清代科举重楷法的深层次剖析
第六章 清代书法教育促进朝廷书法传承
第一节 清代官方书法教育的主旨
第二节 以科举为核心的官学书法教育
第三节 纳入官学轨道的民间私学书法教育
第四节 重举业的家庭书法教育
第七章 御制修书誊录议叙促进了朝廷书法的社会化传播
——以《四库全书》为例
第一节 《四库全书》誊录的人选途径与朝廷书法审美标准
第二节 《四库全书》缮录字样与朝廷书法的程式化
第三节 《四库全书》誊录“以书入仕”的优势
第四节 《四库全书》誊录议叙促进了朝廷书法的社会化传播
第八章 清代馆阁体研究
第一节 清代馆阁体的定义及形成原因
第二节 馆阁体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清代馆阁体的艺术特征
第四节 馆阁体的类型
第五节 对清代馆阁体的评价
第一章 清代朝廷书法发展的政治色彩
第一节 书法的政治功能
第二节 清代朝廷书法背后的文化选择
第三节 清代朝廷书法发展的制度保障
第二章 清代标榜皇权书法审美的重要表现形式
第一节 清代圣旨书法研究
第二节 清代御制碑书法研究
第三节 清代御制刻帖研究
第四节 清代内务府刻字作御制篆书
第三章 清代帝王的书法策略
第一节 清代南书房在朝廷书法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节 清代皇权书法审美以正宗为尚
第三节 重书学的帝王之道——皇子书法教育
第四节 清代帝王赐书传统
第四章 清代朝廷善书群体发挥楷模作用
第一节 清代大学士群体研究
第二节 清代中书群体研究
第三节 清代翰林官群体研究
第四节 清代笔帖式群体研究
第五节 清代文官善书群体存在的社会依据
第五章 清代科举重书法
第一节 书法在清代童试、乡试、会试、殿试中的实际作用
第二节 清代状元书法
第三节 清代科举重楷法的深层次剖析
第六章 清代书法教育促进朝廷书法传承
第一节 清代官方书法教育的主旨
第二节 以科举为核心的官学书法教育
第三节 纳入官学轨道的民间私学书法教育
第四节 重举业的家庭书法教育
第七章 御制修书誊录议叙促进了朝廷书法的社会化传播
——以《四库全书》为例
第一节 《四库全书》誊录的人选途径与朝廷书法审美标准
第二节 《四库全书》缮录字样与朝廷书法的程式化
第三节 《四库全书》誊录“以书入仕”的优势
第四节 《四库全书》誊录议叙促进了朝廷书法的社会化传播
第八章 清代馆阁体研究
第一节 清代馆阁体的定义及形成原因
第二节 馆阁体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清代馆阁体的艺术特征
第四节 馆阁体的类型
第五节 对清代馆阁体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