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20.学术知行

封面

作者:黄会林

页数:493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3032462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中国艺术文化战略性发展的“第三极文化”理论,梳理中国影视民族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相关理论与实践活动;并从影视美学、受众分析等角度对中国影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作出艺术批评与探讨,涉及中国电影、纪录片、电视剧、综艺节目和其他艺术样态。本书作者多年致力于中国现代戏剧和中国民族化影视理论研究,在文化学术界开启了中国影视学派研究热潮。主编并参与撰写的《中国影视美学丛书》、《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影视受众研究丛书》陆续面世,成为当代中国影视研究与教育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

作者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现任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首任院长,中国高校第一位电影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等社会职务。曾任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话剧历史及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在影视艺术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领域开创了众多导向性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案例。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中国艺术文化战略性发展的“第三极文化”理论,梳理中国影视民族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相关理论与实践活动;并从影视美学、受众分析等角度对中国影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作出艺术批评与探讨,涉及中国电影、纪录片、电视剧、综艺节目和其他艺术样态。本书作者多年致力于中国现代戏剧和中国民族化影视理论研究,在文化学术界开启了中国影视学派研究热潮。主编并参与撰写的《中国影视美学丛书》、《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影视受众研究丛书》陆续面世,成为当代中国影视研究与教育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

目录

导言 我的学术自述:一直“在路上”
第一章 中国现代话剧史论
第一节 中国现代话剧总论
第二节 中国话剧的五四精神起源
第三节 左翼十年的话剧运动与创作
第四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中国话剧
第二章 中国现代戏剧家专题研究
第一节 中西共冶、新旧兼融的戏剧理论家与创作者:洪深
第二节 中国戏剧变革的奠基人与先驱者:田汉
第三节 中国话剧文学的界碑:曹禺
第四节 革命的戏剧艺术大家:夏衍
第三章 中国电影民族化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中国电影文化的民族化
第二节 中国电影美学的民族化
第三节 中国电影史学的民族化
第四章 中国电影受众研究
第一节 20世纪初的中国电影与受众
第二节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与受众
第三节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电影与受众
第四节 新时期的中国电影与受众
第五章 中国电视艺术研究
第一节 民族化:中国电视艺术的现实与未来
第二节 品牌化:中国电视艺术的定位与策略
第三节 受众:中国电视艺术的起始与归宿
第六章 中国电视艺术类型研究
第一节 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理念——以《大雪无痕》等为例
第二节 古装电视剧的历史再现——以《杨家将》为例
第三节 历史文献片的文化意蕴——以《百年中国》为例
第四节 节庆晚会的审美呈现——以内蒙古电视台联欢晚会为例
第五节 谈话节目的气韵生动——以《荧屏连着我和你》为例
第七章 影视学学科建设研究
第一节 中国高等教育与影视学
第二节 影视学学科建设
第三节 影视艺术民族化的教与学
第八章 戏剧与影视学教学实践研究
第一节 “理想杯”大学生电视作品大赛与学科建设
第二节 北国剧社与学科建设
第三节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与学科建设
第四节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与跨国界影视学科建设
第九章 “第三极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一节 “第三极文化”的命题、内涵及目标
第二节 “第三极文化”电影观
第三节 “第三极文化”艺术观
第四节 “第三极文化”再思考
第五节 “第三极文化”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附录
向云驹:回应时代问题的文化战略理论——我看“第三极文化”
孙建三:博导原来是女兵——记中国高校第一位电影学博导黄会林
王宜文:自觉创建民族化艺术与文化理论——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先生
杨乘虎:民族化:影视艺术的现实路径与未来目标——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黄会林教授
胡智锋、郑世明:构建民族化的影视艺术理论——访影视艺术学者黄会林教授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20.学术知行》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33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