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泽琦.孙健
页数:30,232页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164209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解读以太坊的运作细节, 从以太坊的诞生, 讲到以太坊的角色、结构、协作, 再透过以太坊的现象抽象出“薄组织”的模型, 既帮助读者理解区块链是什么, 又展示区块链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当下实践和未来趋势。
作者简介
刘泽琦
“区块链人才投行”创始人
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硕士,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拥有多种类型公司(阶段、规模、治理水平)的多种职能的管理经历,现致力于通过区块链驱动组织变革和技术革新,并已为公安部门、科技金融企业提供咨询。
孙健
原九鼎投资合伙人
JLAB(九鼎区块链实验室)创始人
第一批转型区块链领域的传统创投人刘泽琦
“区块链人才投行”创始人
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硕士,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拥有多种类型公司(阶段、规模、治理水平)的多种职能的管理经历,现致力于通过区块链驱动组织变革和技术革新,并已为公安部门、科技金融企业提供咨询。
孙健
原九鼎投资合伙人
JLAB(九鼎区块链实验室)创始人
第一批转型区块链领域的传统创投人
新华都商学院MBA导师,河海大学兼职教授
11年股权投资从业经验,投资过91无线、闪送、ONT、Mytoken等70家企业。
本书特色
这是一个关于非典型性王国的故事,区块链世界里以太坊的故事。它拥有所有王国都有的缺点,还有所有王国不具备的优点,它崇尚扁平、透明、公平以及不谋求对人的控制。
以太坊很理想化,它把区块链技术和人对未来的想象给实现出来,尽管还不完美,但已不是空想。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是一个既有理想又有能力和勇气的人,用一个很小的程序通过分布式部署,在一个真实的环境里实验、演练,最终一步一步去落实这个理想。以太坊从手段到目标都是理想化的,通过理想让一部分人先理解和接受,靠着理念和兴趣的驱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和加入。这是一个很酷的事情,脱离了我们很多人在现实的羁绊。
与许多创始团队分道扬镳的故事类似,以太坊的团队也经历了“分开”、“决裂”,但它却越来越繁荣,离开的人依旧支持“老东家”并相互扶持走向以太坊的理想。这是从传统公司的角度理解不了的事情。
本书试图解读以太坊的运作细节,从以太坊的诞生,讲到以太坊的角色、结构、协作,再透过以太坊的现象抽象出「薄组织」的模型,既帮助读者理解区块链是什么,又展示区块链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当下实践和未来趋势。
目录
1.1 奇怪的事物:介于开源项目、公司、国家、语言之间
1.1.1 开放的源码和组织边界
1.1.2 像公司,但个人拥有选择权
1.1.3 像国家,但可以自由地穿梭于多方之间
1.1.4 像语言,逻辑中心化,使用分散化
1.2 神秘的发起人:一群密码朋克
1.3 致敬科学家们的最小单位
1.4 拜占庭将军问题
1.5 开放式金融时代的来临
1.5.1 重构金融与经济世界
1.5.2 区块链的投资逻辑
第2章 以太坊的诞生
2.1 天才少年成长记
2.2 划向理想国的白皮书
2.3 组建跨国的初创团队
2.4 以太坊起航
2.5 以太坊的中国缘
第3章 以太坊非正式组织结构:非营利性基金会 社区
3.1 以太坊的组织结构:去中心化的搭建
3.2 运营机制:透明化治理
3.3 运营机制:开放式吸引
3.4 以价值观创造共同语言:从“HODL”到“BUIDL”
第4章 以太坊社区的自发性角色
4.1 社区里的参与者们:建造者、投资者、用户
4.2 社区网络连接点:以太坊基金会(EF)与以太坊社区基金(ECF)
4.3 社区里的耀眼明星:核心开发者
4.4 分歧解决终端机:以太坊魔术师
4.5 项目管理者:以太坊猫牧人
第5章 以太坊大规模协作的关键:自由共享
5.1 以太坊开发者大会(Devcon):区块链世界的标杆会议
5.2 以太坊社区发展峰会(EDCON)
5.3 多元化的项目聚会(Meetup)
5.4 EthHub:互助式知识学习基地
5.5 以太坊社区大会EthCC
5.6 企业以太坊联盟EEA
第6章 以太坊生态系统里的协同伙伴
6.1 “公司—社区”模式:从以太坊社区走出来的Kyber
6.1.1 社区搭建四部曲
6.1.2 与以太坊集成,变身功能模块
6.2 “公司—社区”模式:试验田里的Status
6.2.1 社区里的三类角色:贡献者、创造者、策展人
6.2.2 原则与工具相辅,构建社区的价值观
6.2.3 以核心贡献者为节点,创建蜂群空间
6.2.4 人力资源管理新方式:“贡献者/社区”挑战“员工/雇主”
6.3 “集团公司”模式的ConsenSys
6.3.1 独特的定位,反哺以太坊:提供开发工具,开拓教育、企业场景
6.3.2 基于信任的大规模权力下放
6.3.3 去微观化的管理:每个人都像成年人一样被对待
6.3.4 任性的项目孵化器
第7章 一场举世瞩目的以太坊分叉实验
7.1 TheDAO的始末
7.2 失败之后的安全意识崛起
7.3 社区对区块链行使权力
7.4 分布式自治组织与传统公司的对比
第8章 以太坊式薄组织模型
8.1 薄组织的定义及四个维度
8.2 薄组织引领的未来工作趋势
8.2.1 更加自由的协作网络
8.2.2 释放专业人才的创新性
8.2.3 基于一致性动机的自我效能放大
8.2.4 奖金重塑激励
8.2.5 人才全球化与“工作”重新定义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