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英,罗元浩主编
页数:282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30254920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公共关系与现代礼仪(第5版)》结合现代公关礼仪基本操作规程,具体介绍公共关系主体与客体、公共关系传播、公共关系调查、公关策划、专题公关活动、形象举止礼仪、接访礼仪、沟通礼仪、办公室礼仪等知识,并通过学生实训,培养实战技能,提高应用能力。 《公共关系与现代礼仪(第5版)》既可作为应用型大学本科工商管理、财经管理等专业的教材,同时兼顾高职高专、成人高等教育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还可用于各类企事业从业者的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
本书特色
本书结合现代公关礼仪基本操作规程,具体介绍:公共关系主体与客体、公共关系传播、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策划、专题公关活动、危机公关、仪容仪表礼仪、接待访问礼仪、沟通礼仪等基本知识,并通过指导学生实训、学以致用、强化应用技能培养。
目录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概念与原则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活动类型
复习思考
实践课堂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主体
第一节 社会组织
第二节 公共关系机构
第三节 公共关系人员
复习思考
实践课堂
拓展阅读
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
第一节 公众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 公共关系中的重要目标公众
复习思考
实践课堂
拓展阅读
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传播沟通方式
第一节 语言文字传播方式
第二节 电子实像传播方式
第三节 其他传播方式
复习思考
实践课堂
拓展阅读
第五章 公共关系调查
第一节 公共关系调查的意义和原则
第二节 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与程序
第三节 公共关系调查方法
复习思考
实践课堂
拓展阅读
第六章 公共关系策划
第一节 公共关系策划概述
第二节 公共关系策划的程序和技巧
复习思考
实践课堂
拓展阅读
第七章 专题公关活动
第一节 赞助活动
第二节 新闻发布会
第三节 公共关系广告
第四节 危机公关
第五节 其他专题公关活动
复习思考
实践课堂
拓展阅读
第八章 礼仪概述
第一节 礼仪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礼仪的原则与作用
第三节 中西方礼仪
复习思考
实践课堂
拓展阅读
第九章 形象举止礼仪
第一节 仪容仪表礼仪
第二节 服饰礼仪
第三节 仪态举止礼仪
……
第十章 接访礼仪
第十一章 沟通礼仪
第十二章 办公室礼仪
参考文献
节选
《公共关系与现代礼仪(第5版)》: 一、社会组织的含义社会组织可以简称为组织。公共关系中所讲的社会组织,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组织,即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集团。它是构成宏观大社会的个人的特定集合,是公共关系的主体。 在现代社会里,社会组织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各种社会组织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其存在与发展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部分。我们每个人都分属于某个组织,或者同时属于几个组织。社会组织的性质、特点及其运行方式都会影响或决定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一、社会组织的特征作为公共关系主体的社会组织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整体性任何社会组织都有一套规范的章程和具有权威的领导体系,以及合理的组织结构、制度和规则,将本组织中人们的各种活动组合起来,使之有序、高效地发挥作用,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从而达到社会组织的目标。 社会组织中的成员和部门都是该组织的构成部分,都与该组织的整体具有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 2.目的性 任何社会组织的形成,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无目的或无目标的组织是不存在的。如政府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学校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工厂的目的是生产产品。因此,社会组织内部的各种活动及其与外部的各种交往和联系,无一不是围绕社会组织的目的进行的。 社会组织的成员和部门是在共同目标基础上结合起来的,社会组织的目标就是构成该组织的核心要素。 3.适应性 社会组织是一个有机的“生长体”,应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行为。既要有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又要积极主动地去创造条件和改善环境。比如,过去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现在要自谋职业、自寻出路。因此,高等学校在培养人才这一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在毕业生如何适应市场需要的分目标上就应有所变革,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社会组织成员之间、部门之间、成员与部门之间、成员和部门与整体之间必须相互适应,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也必须相互适应,这样社会组织才能生存和发展。 4.稳定性 不管社会组织中的人事如何变动,甚至高层管理人员如何更迭,只要整个组织的存在理由没有消失,社会组织就要继续存在和运行。这种相对的稳定性,使人们有可能预测组织的活动和趋向。 5.多样性 不同的社会组织,其性质、结构形态和职能是不一样的。因而社会组织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三、社会组织的分类由于社会组织的多样性,使其在组织的目标、原则和利益上往往有很大的差异,这就必须对社会组织进行科学的分类。 (一)根据社会组织成立的依据和内部关系状态划分 1.正式社会组织 正式社会组织是依据法律的许可和规定而成立,其性质、目标、宗旨、职能、结构等都有比较明确的要求和规定,社会组织成员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明确,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实体,如政府、军队、学校和企业集团等。 2.非正式社会组织 非正式社会组织是依据其成员的兴趣和特长自愿组成,其目标、职能和结构具有随意性,组织约束力差,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如各种协会、学会、沙龙和俱乐部等。 (二)根据社会组织的性质与功能及目标划分 1.政治组织 政治组织具有社会政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集中代表和反映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或某一阶层的利益。如军队、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等。政治组织的公共关系任务是:在人民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领导者、管理者、保卫者和服务者的形象,以便得到多数人的拥护、理解和支持,完成其政治职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