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隋唐五代史(全4册)

封面

作者:吕思勉著

页数:4册(1396页)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10113964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吕思勉,著名历史学家。其所著《隋唐五代史》写于一九四七年至一九五七年间,前后用力十年之久,于一九五九年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是书前半部为政治史,用纪事本末体讲述隋唐五代的王朝兴衰;后半部则分专题叙述隋唐五代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吕先生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钩稽、排比、考订,为读者全景展现了隋唐五代的历史风貌。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著名历史学家。“其一生的治学成绩,可以称之为通贯的断代史家。”(严耕望语)曾在多所大中学校任教,并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一九四九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吕先生注重排比史料,分类札记,长于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著述宏富,主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先秦史》《三国史话》《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 本国史》(《中国通史》)《历史研究法》《史学四种》《中国民族史》《经子解题》《先秦学术概论》《理学纲要》《宋代文学》《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本书特色

1. 名家众说吕思勉。“虽以史学名家而兼通经、子、集三部,述作累数百万言,淹博而多所创获。”(谭其骧语)“全国中精熟全史者唯此一人。”(顾颉刚语)吕思勉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严耕望语)
2. 吕思勉断代史代表作。吕思勉先生的断代史著作极具吕氏特点,注重排比史料、分类札记,长于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严耕望称其为“通贯的断代史家”,“几部断代史拆拼正史资料,建立新史规模,通贯各时代,周赡各领域。”
3. 《隋唐五代史》在内容上主要分为两大板块,前为政治史,以纪事本末体讲说隋唐五代的政权更迭,王朝兴衰;后则分专题叙述隋唐五代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文化、民族关系等,多角度展现了其时的社会真实图景。
4. 多分册,轻量化。市面印行诸本,多分上、下册,因字数高达百余万,显然字密书厚,而中华书局版则厘为四册,轻薄,便携。
5. 编校方面,在尊重史料和原著的前提下,校订讹误的同时,又对其中的前后不统一的部分字词作了符合现代阅读习惯的改动,以便大众阅读。

目录

目 录

第一册

第一章 总论/1

第二章 隋室兴亡/6

第一节 文帝内治/6

第二节 文帝外攘/14

第三节 炀帝夺宗/26

第四节 炀帝荒淫/33

第五节 炀帝事四夷/40

第六节 隋末之乱上/52

第七节 隋末之乱下/65

第三章 唐之初盛/78

第一节 高祖太宗之治/78

第二节 唐初武功一/88

第三节 唐初武功二/97

第四节 唐初武功三/102

第五节 唐初武功四/108

第六节 唐初武功五/113

第七节 唐初武功六/123

第四章 武韦之乱/133

第一节 高宗之立/133

第二节 武后得政代唐/140

第三节 武后政治/148

第四节 高宗武后时外患/156

第五节 中宗复位/167

第六节 韦后乱政/172

第七节 玄宗之立/178

第五章 开元天宝治乱/183

第一节 玄宗政治/183

第二节 开天边事一/194

第三节 开天边事二/201

第四节 开天边事三/205

第五节 开天边事四/209

第六节 开天边事五/215

第七节 安史之乱上/220

第八节 安史之乱下/230

第六章 安史乱后形势/243

第一节 代宗之立/243

第二节 吐蕃回纥之患/248

第三节 藩镇及内乱/259

第四节 代宗政治/272

第七章 德宗事迹/283

第一节 德宗初政/283

第二节 东方藩镇之变/291

第三节 泾师之变/296

第四节 兴元后藩镇起伏/304

第五节 贞元后边患/315

第六节 贞元朝局/329

第二册

第八章 顺宪穆敬四朝事迹/343

第一节 顺宗谋诛宦官/343

第二节 宪宗时藩镇叛服/349

第三节 元和朝局/359

第四节 穆宗时藩镇叛服/370

第五节 穆敬荒淫/381

第九章 文武宣三朝事迹/394

第一节 甘露之变/394

第二节 武宣朝局/410

第三节 文武宣三朝藩镇叛服/422

第四节 回纥之亡/436

第五节 吐蕃衰乱/447

第十章 唐室乱亡上/459

第一节 懿僖荒淫/459

第二节 中叶后南蛮之患/468

第三节 懿僖时之内乱上/480

第四节 懿僖时之内乱中/485

第五节 懿僖时之内乱下/490

第六节 僖宗再播迁/504

第十一章 唐室乱亡下/509

第一节 昭宗征河东/509

第二节 河东与邠岐华之争/518

第三节 岐汴之争/528

第四节 梁太祖代唐/537

第五节 唐末割据上/547

第六节 唐末割据下/559

第十二章 五代十国始末上/568

第一节 梁唐盛衰/568

第二节 梁室之亡/572

第三节 后唐庄宗乱政/586

第四节 唐灭前蜀/592

第五节 后唐庄宗之亡/597

第六节 后唐明宗时内外形势/608

第七节 从荣从厚败亡/620

第十三章 五代十国始末中/628

第一节 唐晋兴亡/628

第二节 晋高祖时内外形势/638

第三节 石晋之亡/646

第四节 契丹北去/656

第十四章 五代十国始末下/668

第一节 郭威代汉/668

第二节 南方诸国形势上/675

第三节 南方诸国形势中/680

第四节 南方诸国形势下/691

第五节 周世宗征伐/696

第六节 宋平定海内/705

第三册

第十五章 唐中叶后四裔情形/715

第一节 东北诸国/715

第二节 南方诸国/721

第三节 西北诸国/727

第十六章 隋唐五代社会组织/745

第一节 婚制/745

第二节 族制/759

第三节 人口/767

第四节 人民移徙/775

第五节 风俗/781

第十七章 隋唐五代社会等级/792

第一节 门阀/792

第二节 豪强游侠/802

第三节 奴婢/805

第十八章 隋唐五代人民生计/823

第一节 物价工资资产/823

第二节 地权/842

第三节 侈靡之俗/852

第四节 官私振贷/866

第十九章 隋唐五代时实业/875

第一节 农业/875

第二节 工业/887

第三节 商业/892

第四节 钱币上/906

第五节 钱币下/925

第二十章 隋唐五代人民生活/940

第一节 饮食/940

第二节 食储漕运籴粜/949

第三节 服饰/968

第四节 宫室/977

第五节 葬埋/995

第六节 交通/1011

第四册

第二十一章 隋唐五代政治制度/1039

第一节 政体/1039

第二节 封建/1046

第三节 官制上/1055

第四节 官制下/1074

第五节 选举上/1094

第六节 选举下/1126

第七节 赋税上/1155

第八节 赋税下/1171

第九节 兵制/1194

第十节 刑制/1224

第二十二章 隋唐五代学术/1250

第一节 学校/1250

第二节 文字/1267

第三节 儒玄佛思想转移/1281

第四节 史学/1294

第五节 文学美术/1320

第六节 自然科学/1336

第七节 经籍/1352

第二十三章 隋唐五代宗教/1363

第一节 诸教情状/1363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隋唐五代史(全4册)》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31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