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沛
页数:258 页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6094664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周沛(右),江苏南通人。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南京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南京大学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理论等。出版专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有较高的转载率及二次引用率。
葛忠明(中)。上海人。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博士候选人。山东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山东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排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研究和残疾人社会工作研究。出版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十数篇。
马良(左),浙江海盐人。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浙江大学哲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政策和弱势群体研究,已经出版专著多部,发表各类论文数十篇。
本书特色
社会学导论(第二版)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三版)
现代社会心理学
社会工作概论
社会思想史
社会统计学与SPSS应用
农村社会学
西方社会学理论
目录
第一章社会工作导论
第一节社会工作含义
一、社会工作内涵
二、社会工作的特征
三、社会工作专业性基础上的职业化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相关概念
一、社会救助
二、社会福利
三、社会保障
四、社会服务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主客体及过程
一、社会工作主体
二、社会工作客体
三、社会工作的过程
第四节社会工作的功能
一、社会关怀功能
二、社会预防功能
三、社会发展功能
四、社会福利功能
第二章 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发展
第一节 基于社会救助的社会工作萌芽
一、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
二、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
三、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
第二节基于社会安全的社会工作扩展
一、19世纪80年代德国的保险法
二、美国社会保障法
三、《贝弗里奇报告》及“福利国家”
四、社会安全制度和社会工作的关系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一、专业化的依据和标准
二、社会工作专业化的缘起和标志
三、社会工作的专业化特征
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与展望
第四节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社会救助思想与实践
二、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工作实践
三、20世纪80年代后的专业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
四、社会工作的现状与趋势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和价值体系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
一、哲学与哲学基础
二、哲学基础在社会工作中的意义
三、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的结构
第二节社会工作价值体系
一、价值与价值体系
二、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意义
三、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一、伦理与专业伦理
二、专业伦理在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性
三、社会工作伦理系统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与知识体系
第一节社会工作理论
一、理论与社会工作理论
二、社会工作理论体系
三、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社会工作知识体系
一、知识与知识体系
二、社会工作知识体系
三、社会工作知识与理论和技能的关系
第三节社会工作教育和实务中的理论创新
一、社会工作实践中的理论“短缺”
二、社会工作理论发展和创新
第五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一节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概述
一、人类行为
二、社会环境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四、人类行为评估的基本框架
第二节人类行为的层面
一、人类行为的生理层面
二、心理层面
三、社会层面
第三节生命周期和行为与社会环境
一、人类生命周期的八阶段理论
二、对生命周期理论的评论
第六章个案社会工作
第一节个案社会工作概述
一、个案社会工作的定义
二、个案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
三、个案社会工作的历史
第二节个案社会工作的过程
一、申请与接案
二、资料搜集与问题判断
三、诊断与服务计划
四、服务与治疗过程
五、结案与评估
第三节个案社会工作的派别
一、功能学派
二、心理与社会学派
三、问题解决学派
四、行为修正学派
五、危机干预模式
六、任务中心取向模式
第七章小组社会工作
第一节小组社会工作概述
一、社会工作的小组及小组社会工作
二、小组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小组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一、基本价值观
二、实践性价值观
第三节小组社会工作的四大实务模式
一、社会目标模式
二、互惠模式
三、治疗模式
四、发展性模式
第四节小组社会工作的类型和发展阶段
一、小组社会工作的类型
二、小组社会工作的一般发展阶段
第五节小组社会工作方案
一、小组社会工作的方案设计要考虑的因素
二、小组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
三、游戏是小组社会工作的重要资源
第八章社区社会工作
第一节社区
一、社区概念
二、社区的分类
第二节社区社会工作概述
一、社区组织和社区发展
二、社区社会工作概念
第三节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其价值观
一、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分析
二、社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第四节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一、社区发展模式
二、社区计划模式
三、社区行动模式
四、社区照顾模式和社区教育模式
第五节社区社会工作介入过程模式
一、建立初步的专业关系
二、搜集社区资料
三、制订社区发展计划
四、采取社区行动
五、撤离和工作成效评估
第九章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工作督导
第一节社会工作行政概述
一、社会工作行政概念
二、社会工作行政分类
第二节社会工作行政系统及功能
一、社会工作行政系统
二、社会工作行政功能
第三节社会工作行政的特点和实施程序
一、社会工作行政的特点
二、社会工作行政的实施程序
第四节社会工作督导概述
一、社会工作督导的定义和功能
二、社会工作督导的实践性价值原则
第五节 社会工作督导主要方法、阶段与技巧
一、社会工作督导方法
二、社会工作督导的阶段与技巧
第十章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
第一节儿童社会工作
一、儿童社会工作概述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四、童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
五、重要的实务领域–儿童虐待介入
第二节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
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
第三节 中国的儿童社会工作和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中国的儿童社会工作
二、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局限与发展
三、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
第十一章家庭及老年人社会工作
第一节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一、家庭社会工作概述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三、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与内容
第二节老年人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一、老年人与老年问题
二、老年人社会工作概述
三、老年人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基础
四、老年人社会工作方法
第三节老年人社会工作的内容
一、老年照顾
二、老年心理和社会服务
三、老年社会政策
第十二章妇女社会工作
第一节妇女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相关理论
一、妇女社会工作的界定及相关澄清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妇女社会工作的内容
一、家庭社会工作服务
二、发展型社会工作
第三节妇女社会工作的方法
第十三章矫治社会工作
第一节矫治社会工作概述
一、矫治社会工作的内涵
二、矫治社会工作的特征
三、矫治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矫治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务
一、矫治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
二、矫治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三、矫治社会工作实务
第三节我国的矫治社会工作
一、中国矫治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二、我国的矫治社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第十四章救助社会工作
第一节救助社会工作的含义及历史发展
一、贫困与反贫困
二、救助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第十五章企业社会工作
第十六章农村社会工作
第十七章社会工作研究
第十八章社会工作教育
后记
节选
《社会工作概论》系“新编大学社会学教材”之一,共十八章,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工作的含义、性质、功能,社会工作的主客体及过程,社会工作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发展,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和价值体系、理论和知识体系,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个案、小组、社区、儿童和青少年、家庭及老年人、妇女、矫治、救助、企业、农村等具体社会工作的内容、目标和方法,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研究和社会工作教育等。作者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注重突出社会工作学理性和实务性、学科性和研究性、国际性与本土化的统一,能够帮助读者较好地把握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专业方法与实务操作。
《社会工作概论》体系完整,结构合理,语言流畅,简明扼要,可作为高等学校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教材,亦可为社会工作领域的实际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