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莉芬
页数:620页
出版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79146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 病理学基础知识、各系统常见病的病理诊断、诊断病理学的相关技术三篇, 主要内容包括: 病理学的基本理论 ;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 损伤的修复 ;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 炎症 ; 免疫性疾病等。
作者简介
王莉芬,女,医学博士,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病理科主任,教授。1983年毕业于遵义医学院。二十年余来,一直在医学院校病理教研室或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病理科工作,从事临床病理、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生殖生理及肿瘤病理领域的研究,对子宫内膜增生与分化的基因调控机制、肿瘤标记物以及肿瘤组织形态学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等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市科技局资助课题的研究工作。著有《医学专业必修课同步难点解析及考研突破丛书:病理学》《肿瘤组织病理诊断-(周围神经外胚层肿瘤)》《乳腺干细胞调控与癌变》等多部著作,并发表若干篇论文。
本书特色
本书包含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所有相关内容,既体现了本专科领域的先进性,又不乏本专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本书内容紧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要求,根据大纲对专业知识“了解”“熟悉”“掌握”“熟练掌握”的不同层次要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是拟晋升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考试人员的复习指导用书,同时也可供高年资医务人员参考,以提高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务人员临床诊治、临床会诊、综合分析疑难病例以及开展医疗先进技术的能力。
目录
第一篇 病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病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第三章 损伤的修复
第四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五章 炎症
第六章 免疫性疾病
第七章 肿瘤
第八章 发育和生长异常
第一节 先天发育残件
第二节 异位发育组织
第九章 手术中快速病理检查与诊断
第十章 各系统肿瘤的WHO最新分类
第一节 软组织肿瘤wHO分类(2013)
第二节 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2016)
第三节 皮肤肿瘤组织学WHO分类(2018)
第四节 头颈部肿瘤WHO分类(2017)
第五节 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2010)
第六节 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器官肿瘤WHO分类(2016)
第七节 女性生殖系统WHO分类(2014)和乳腺肿瘤WHO分类(2012)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WHO分类(2016)
第九节 骨肿瘤WHO分类(2013)
第十节 肺、胸膜、胸腺、心脏肿瘤WHO分类(2015)
第二篇 各系统常见病的病理诊断
第一章 软组织疾病
第一节 纤维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二节 脂肪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三节 肌肉组织肿瘤
第四节 脉管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五节 其他软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六节 骨骼肌非瘤性病变
第二章 淋巴造血组织疾病
第一节 淋巴结反应性疾病/病变
第二节 霍奇金淋巴瘤
第三节 非霍奇金淋巴瘤
第四节 组织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疾病
第五节 脾常见疾病
第六节 骨髓疾病
第三章 皮肤疾病
第一节 非感染性水疱和大疱性疾病
第二节 角化病和癣类
第三节 结缔组织病和血管、皮下组织炎症
第四节 感染性皮肤病
第五节 表皮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六节 黑色素细胞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七节 皮肤附件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八节 其他皮肤肿瘤(淋巴瘤、转移瘤等)
第四章 口腔和颌部疾病
第一节 口腔黏膜疾病
第二节 口腔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三节 涎腺
第四节 颌骨
第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一节 发育畸形
第二节 心脏肿瘤
第三节 心脏炎症
第四节 心肌病
第五节 血管非肿瘤性疾病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气管疾病
第二节 肺疾病
第三节 纵隔疾病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 食管疾病
第二节 胃疾病
第三节 小肠疾病
第四节 阑尾疾病
第五节 大肠疾病
第六节 肛门和肛管疾病
第七节 肝疾病
第八节 胆囊和肝外胆管疾病
第九节 胰疾病
第十节 腹膜、网膜和腹膜后疾病
第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肾、肾盂和输尿管疾病
第二节 膀胱和尿道疾病
第九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第一节 睾丸、睾丸附件和阴囊疾病
第二节 前列腺、精囊和尿道球疾病
第三节 阴茎疾病
第四节 女性外阴疾病
第五节 阴道疾病
第六节 子宫颈疾病
第七节 子宫内膜疾病
第八节 子宫体疾病
第九节 输卵管和阔韧带疾病
第十节 卵巢疾病
第十一节 胎盘疾病
第十二节 乳腺疾病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一节 甲状腺疾病
第二节 甲状旁腺疾病
第三节 肾上腺皮质疾病
第四节 肾上腺髓质和副神经节疾病
第五节 垂体疾病
第十一章 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一节 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
第二节 非内分泌肿瘤中的神经内分泌分化
第三节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疾病
第一节 感染性疾病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三节 周围神经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十三章 眼耳鼻咽喉疾病
第一节 眼疾病
第二节 耳疾病
第三节 鼻疾病
第四节 咽疾病
第五节 喉疾病
第十四章 骨和关节疾病
第一节 代谢性和营养不良性骨病
第二节 地方性氟中毒
第三节 细菌性骨关节炎
第四节 非菌性关节炎
第五节 骨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六节 关节、滑膜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三篇 诊断病理学的相关技术
第一章 常规病理技术
第一节 组织的取材和固定技术
第二节 组织包埋技术
第三节 石蜡切片技术
第四节 常规染色技术
第二章 常用特殊染色和组织化学技术
第一节 基本理论
第二节 应用指征及分析判断
第三章 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第一节 基本理论
第二节 应用指征及分析判断
第四章 超微病理诊断技术
第一节 基本理论
第二节 应用指征及其诊断意义
第五章 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技术
附录一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病理学专业——副高级)
附录二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病理学专业——正高级)
附录三 全国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介绍
第一章 病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第三章 损伤的修复
第四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五章 炎症
第六章 免疫性疾病
第七章 肿瘤
第八章 发育和生长异常
第一节 先天发育残件
第二节 异位发育组织
第九章 手术中快速病理检查与诊断
第十章 各系统肿瘤的WHO最新分类
第一节 软组织肿瘤wHO分类(2013)
第二节 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2016)
第三节 皮肤肿瘤组织学WHO分类(2018)
第四节 头颈部肿瘤WHO分类(2017)
第五节 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2010)
第六节 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器官肿瘤WHO分类(2016)
第七节 女性生殖系统WHO分类(2014)和乳腺肿瘤WHO分类(2012)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WHO分类(2016)
第九节 骨肿瘤WHO分类(2013)
第十节 肺、胸膜、胸腺、心脏肿瘤WHO分类(2015)
第二篇 各系统常见病的病理诊断
第一章 软组织疾病
第一节 纤维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二节 脂肪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三节 肌肉组织肿瘤
第四节 脉管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五节 其他软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六节 骨骼肌非瘤性病变
第二章 淋巴造血组织疾病
第一节 淋巴结反应性疾病/病变
第二节 霍奇金淋巴瘤
第三节 非霍奇金淋巴瘤
第四节 组织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疾病
第五节 脾常见疾病
第六节 骨髓疾病
第三章 皮肤疾病
第一节 非感染性水疱和大疱性疾病
第二节 角化病和癣类
第三节 结缔组织病和血管、皮下组织炎症
第四节 感染性皮肤病
第五节 表皮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六节 黑色素细胞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七节 皮肤附件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八节 其他皮肤肿瘤(淋巴瘤、转移瘤等)
第四章 口腔和颌部疾病
第一节 口腔黏膜疾病
第二节 口腔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三节 涎腺
第四节 颌骨
第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一节 发育畸形
第二节 心脏肿瘤
第三节 心脏炎症
第四节 心肌病
第五节 血管非肿瘤性疾病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气管疾病
第二节 肺疾病
第三节 纵隔疾病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 食管疾病
第二节 胃疾病
第三节 小肠疾病
第四节 阑尾疾病
第五节 大肠疾病
第六节 肛门和肛管疾病
第七节 肝疾病
第八节 胆囊和肝外胆管疾病
第九节 胰疾病
第十节 腹膜、网膜和腹膜后疾病
第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肾、肾盂和输尿管疾病
第二节 膀胱和尿道疾病
第九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第一节 睾丸、睾丸附件和阴囊疾病
第二节 前列腺、精囊和尿道球疾病
第三节 阴茎疾病
第四节 女性外阴疾病
第五节 阴道疾病
第六节 子宫颈疾病
第七节 子宫内膜疾病
第八节 子宫体疾病
第九节 输卵管和阔韧带疾病
第十节 卵巢疾病
第十一节 胎盘疾病
第十二节 乳腺疾病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一节 甲状腺疾病
第二节 甲状旁腺疾病
第三节 肾上腺皮质疾病
第四节 肾上腺髓质和副神经节疾病
第五节 垂体疾病
第十一章 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一节 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
第二节 非内分泌肿瘤中的神经内分泌分化
第三节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疾病
第一节 感染性疾病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三节 周围神经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十三章 眼耳鼻咽喉疾病
第一节 眼疾病
第二节 耳疾病
第三节 鼻疾病
第四节 咽疾病
第五节 喉疾病
第十四章 骨和关节疾病
第一节 代谢性和营养不良性骨病
第二节 地方性氟中毒
第三节 细菌性骨关节炎
第四节 非菌性关节炎
第五节 骨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六节 关节、滑膜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
第三篇 诊断病理学的相关技术
第一章 常规病理技术
第一节 组织的取材和固定技术
第二节 组织包埋技术
第三节 石蜡切片技术
第四节 常规染色技术
第二章 常用特殊染色和组织化学技术
第一节 基本理论
第二节 应用指征及分析判断
第三章 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第一节 基本理论
第二节 应用指征及分析判断
第四章 超微病理诊断技术
第一节 基本理论
第二节 应用指征及其诊断意义
第五章 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技术
附录一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病理学专业——副高级)
附录二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病理学专业——正高级)
附录三 全国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