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张荫桓与晚清外交

封面

作者:中联华文王莲英

页数:241页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0687715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近代中国的外交从总体上说是在屈辱、无奈与抗争中进行的,承载着清政府外交使命的中国官员,无疑肩负了重担,张荫桓就是其中重要一员。张荫桓(1837-1900),号樵野,广东佛山南海县人,近代著名外交家。作者在研读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与外交学原理,将张荫桓与整个晚清外交的大背景进行有机地融合,分析他在这种“弱国无外交”的历史大背景下,如何在担任驻外公使与任职总理衙门期间在外交上纵横捭阖,具有怎样的外交思想,并对张荫桓在晚清外交上的贡献与历史地位进行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

作者简介

王莲英,女,1980年生,河北抚宁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社会科学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9年—2006年,就读于河北大学人文学院,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2006—2009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外交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地方档案整理与研究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项,其他省部级课题多项,在《北京社会科学》《历史档案》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本书特色

近代中国的外交从总体上说是在屈辱、无奈与抗争中进行的,承载着清政府外交使命的中国官员,无疑肩负了重担,张荫桓就是其中重要一员。张荫桓(1837-1900),号樵野,广东佛山南海县人,近代著名外交家。作者在研读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与外交学原理,将张荫桓与整个晚清外交的大背景进行有机地融合,分析他在这种“弱国无外交”的历史大背景下,如何在担任驻外公使与任职总理衙门期间在外交上纵横捭阖,具有怎样的外交思想,并对张荫桓在晚清外交上的贡献与历史地位进行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概况/

三、主要文献资料/

四、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张荫桓早年的外交历练/

第一节张荫桓从事外交的促成因素/

一、张荫桓生平/

二、从事外交的促成因素/

第二节张荫桓早年的外交历练/

一、地方官时期外交才能的崭露/

二、短暂的总理衙门历练/

第二章张荫桓担任驻外公使时期的外交思想与实践(上)/

第一节维护国家尊严、保护国家权益/

一、拒绝入境时索阅国书/

二、奏请制定国旗/

三、积极参与美国驻华公使的选定/

第二节完善领事制度建设/

一、积极交涉小吕宋设领问题/

二、完善无领事地区的管理/

第三节保护华工权益/

一、华工出国的背景/

二、清政府对海外华人态度的转变/

三、积极交涉美国排华法案问题/

四、为在美华工各案积极索赔/

第四节关注侨民民生/

一、关注华侨子女教育/

二、设立华人医院/

三、整顿华人社会/

第三章张荫桓担任驻外公使时期的外交思想与实践(下)/

第一节张荫桓的交谊活动/

一、积极参加驻在国和外国公使举办的公会活动/

二、举办宴会联络外交界人士/

第二节对西方文明的考察/

一、对西方政治的认识/

二、对西方经济的认识/

三、对西方社会的认识/

四、对西方文化的认识/

第四章总理衙门里的外交要角/

第一节张荫桓的外交实践及思想/

一、马关谈判被拒/

二、成功保护国家利权的谈判——《中日通商行船条约》

谈判/

三、第三期对日偿款的主持者/

四、胶澳交涉/

五、旅大租借谈判/

第二节改革清廷接见礼仪——以光绪帝接见德国亨利

亲王为例/

一、礼仪改革的强大后盾——光绪帝/

二、礼仪改革实践/

三、礼仪改革遇到的阻力/

四、礼仪改革的评价/

第三节富强思想与实践/

一、富强实践/

二、“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张荫桓与晚清外交》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28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