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我家小孩也聪明-帮孩子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

封面

作者:(美)马可娃,(美)鲍威尔 著;廖冉 译

页数:148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617611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每个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只要找对了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你的孩子也是聪明的孩子。《我家小孩也聪明》告诉家长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孩子,怎样和学校老师配合,应用学生自身不同的学习特点来帮助孩子取得好成绩。
  看看以下哪一种描述最像你的孩子?
  演示者和叙述者
  他们是天生的演说家,阅读是他们最好的学习方式。在讲故事的时候他们神采飞扬。他们是好学生,但他们会尽量回避体育运动。
  言语专家
  他们口齿伶俐,言辞滔滔不绝,且富有逻辑性。在学习时他们必须通过讨论来理解事物。但他们在运动方面有困难。
  观察者/感觉者
  他们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动手模仿,并提出大量的问题。他们通常喜欢小组工作。
  漫步的思考者
  他们像是安静的爱因斯坦。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学习方式是独自学习,教师和家长过多的话反而会导致他们的不安。
  小组的领导者
  他们天生精力充沛,能通过教其他人来进行学习。尽管他们拥有大量的口语词汇,但在学习阅读和写作时还是会遇到困难。
  行动者
  他们需要在不断的活动中来学习,但这类学生却常常被贴上多动症的标签。阅读和写作对他们来说可能很困难。
  了解你的孩子的学习方式会在以下方面提供益处:
  帮助你的孩子发挥他们最大的能力思考和学习,理解那些可能会阻碍他们学习的行为,女和老师就孩子独特的需要进行沟通,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作者简介

D·马克娃,拥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博士学位,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组织学习中心研究员。同时她还是职业思维伙伴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她经常举办座谈会,其工作范围已经扩展至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公司的董事会以及企业的总部。她还曾被授予“visio toAction”奖,这个奖项专门颁发给为全世界作出了深远贡献的人们。著作有:《开放的心灵》、《我不会死,也不会沉闷地生活》、《不寻常的智力》《没有内在的敌人》等。她的作品被译成了七种语言,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流。

目录

致谢
前言

这不是一个你的孩子是否聪明的问题,而是你的孩子在哪方面聪明的问题
第一章 带来区别的差异
第二章 开发你的孩子的才智
第三章 关于思维的思考:你的孩子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第四章 确认你的孩子的思维模式
第五章 群体的领导者:听动视模式的孩子
第六章 言语专家:听视动模式的孩子
第七章 行动者和矿工:动听视模式的孩子
第八章 漫步的思考者:动视听模式的孩子
第九章 观察者和感受者:视动听模式的孩子
第十章 展示者和叙说者:视听动模式的孩子
第十一章 和种子一起成长:在课堂里利用多样性
第十二章 共同合作来创造一个可能的未来
参考文献

节选

第一章 带来区别的差异
  要成为一个家长,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你都需要非常敏感。你需要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紧紧地掌控局势,什么时候该静静地退后并且顺其自然。你需要知道什么时候给予鼓励,什么时候提供信息,什么时候留出足够的空间来让孩子犯错误。你需要了解你的孩子可能会跌倒但最终会渡过难关。最重要的是,你需要知道如何让孩子把对你的力量的信任和平衡的重点转移到他自己的身上。
很多年前,我从伊丽莎白·库巴勒·露丝那里听说了一个伤感的故事,伊丽莎白是一个很能干的女性,长期从事和致命疾病相关的工作。她的故事是关于一对夫妇的,他们最年幼的儿子患了癌症,临死亡,孩子临死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摆脱轮椅的束缚,在社区里单独骑自行车。她描述了那对父母是如何站在车道上,紧张地屏住呼吸,双手紧紧抱胸,小心地看护着他们的儿子。那个因为疾病而非常虚弱的孩子不断地跌倒,再爬上自行车,蹬脚踏板走出几米,再次摔倒……尽管十分心疼,但是家长们知道他们必须保持冷静,袖手旁观,而不是冲上前去替孩子完成心愿。
  在听伊丽莎自讲故事的时候,我也完全投入到了这个故事里,我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和那两位我素未谋面的家长一起站在了车道上我的儿子大卫强壮而健康,我写这本书的时候,他正在庆祝他25岁的生日。几个月之前,我也是站在我们的车道上,目送他开车横穿国土去建立属于他自己的家。他留下了一连串的回忆:我想起了我们一起度过的很多时光,那些我不确定我们能否成功的时候;那些我必须退后,让他跌倒的时候;那些我作为唯一的支持者鼓励他的时候,我就是那个了解他的长处和弱点,并且愿意为他而战的人。甚至还有那些我没有这么做的时候,以及我不能这么做的时候。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我家小孩也聪明-帮孩子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2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