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南京大学犹太文化

封面

作者:徐新著

页数:258

出版社: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001312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犹太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一思想在“文化的世界性”一章中获得了积极的表述。此章重点论述的是这样两个方面:首先是犹太文化影响的世界性,即犹太文明在与其他文明交汇融合的过程中对其他文明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特别是犹太文化的主要形态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其次是犹太文化本身所蕴涵的世界性元素,即犹太伦理、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普世性。这样犹太文化的世界性不仅体现在犹太人基于历史交往对世界各民族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所产生的影响这一层面,更体现在犹太文化的某此本质性要素与现代世界价值观念之衔接和契合的层而上。该章的内容对于社会上流行的口号性说法“不了解犹太义化,就不了解世界”是一个具体且有力的诠释,使人们对犹太文化的影响有更为具体的认识。

作者简介

  徐新,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所长。1977年起任教于南京大学,主要从事犹太文化、历史以及犹太人在华散居史等方面的研究,重要学术成果有:首部中文版《犹太百科全书》、《反犹主义解析》、《西方文化史》、《犹太文化史》等。1996年获得美国弗兰德纪念特别奖。2003年被以色列巴尔—伊兰大学授予哲学博士名誉学位。目前兼任中国犹太文化研究会(国际)会长,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

目录

绪论

第一论 文化的起源
第一节 犹太文化的蕴育之源
第二节 犹太民族之源

第二论 文化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宗教
第二节 律法

第三论 文化的构建
第一节 元典文化的构建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构建
第三节 大众生活的文化构建
第四节 新时期的文化构建

第四论 文化的宗教性
第一节 犹太人的宗教性
第二节 犹太生活的宗教性
第三节 犹太文化宗教性的原因

第五论 文化的新发展
第一节 哈斯卡拉运动
第二节 犹太教科学
第三节 犹太宗教改革
第四节 犹太复国主义思潮
第五节 新时期犹太文化的主要特点

第六论 文化的新中心
第一节 流散地的犹太文化中心
第二节 以色列国的成立
第三节 以色列国的建立对于犹太文化中心的意义

第七论 文化的世界性
第一节 犹太文化世界性的内涵
第二节 犹太文化的世界性元素

第八论 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
第一节 犹太知识分子的构成
第二节 犹太知识分子的文化贡献

第九论 成功的文化机制
第一节 修补世界
第二节 特选子民
第三节 为我-利他
第四节 金子是好

参考文献

节选

  本质上,弥赛亚史观实际上是对万能上帝的一种信赖,是在面对多灾多难的历史面前,为“积极行动的”上帝的“归隐”所做的一种合理性解释,是一神教信仰的合理延伸。它的出现曲折地反映了犹太人深重的灾难和对现实无可奈何的生存状态,体现了犹太人对自我本体的怀疑和自身力量的弱小及对超常力量的渴望,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及其以虚幻的世界对其进行的虚妄置换。它给灾难深重的犹太人提供了一种难得的心理慰藉,一种愿望的寄托,一种精神的力量,和一种生命的动力。  “加路特”和“阿利亚”是大流散时期出现的重要观念,是犹太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加路特”,希伯来语的含义是“放逐”、“流散”,是指犹太人在自己的故乡——以色列地以外地区的流散生活状态,后来成为犹太民族重要神学观念之一。它被认为是由于犹太人自身的“罪”(这并非是基督教所说的“原罪”的概念,因为犹太教没有原罪之说),即由于没有遵守上帝的律法,上帝对犹太人所施行的惩罚。对犹太人而言,放逐和流散不是正常的生活状态,犹太人终将回归故土。它是犹太复国思想产生的历史基础和理论来源之一。在《圣经》中,它最早是指“巴比伦之囚”或流亡到巴比伦的犹太人。而“阿利亚”的希伯来语含义是“上升”、“向上”,指犹太人从流散地回到以色列地的行动,它最早用来指示犹太人从巴比伦回归以色列故土的行动。后来泛指犹太人从流亡地返回以色列地的行动。在犹太教中,回归以色列故土是执行上帝全部诫命的前提,执行这一诫命被视为犹太人一生中最大功德,只有生活在以色列地才算执行了《托拉》的所有诫命。流散时期的犹太人认为死后能够埋葬回故土是一种特殊的荣耀,甚至有的犹太人认为返回以色列故土会加速弥赛亚时代的到来。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开始到以色列建国的完成,共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阿利亚”移民运动,对以色列国家的建立起到了突出作用。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南京大学犹太文化》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28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