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菌络万象

封面

作者:(英)默林·谢尔德雷克 著 罗丁豪 译

页数:304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5967775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菌络万象

内容简介

如果我们认为“智能”的产生必须有心、有脑或者至少要有生理结构层面的发生机制,那要如何去理解无心、无脑、既不同于动物且更不同于植物的真菌在活着的时候所做出的一个个生存“决策”?
如果对生命体的认知需要建立在边界清晰的“个体”抑或是“群体”之上,那要如何去理解缠进万物之中、络入万象之间、一旦与之分离则她或他或它都不再是他们自身的真菌之存在?
真菌带我们止不住地滚向众多问题的边界——演化、生态系统、个体性、智能、生命……无数人对这些概念的认知已被真菌重塑
希望这次,真菌也能撼动你的确信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默林·谢尔德雷克(Merlin Sheldrake),拥有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以及科学史和哲学等多学科训练背景,因对巴拿马热带森林地下真菌网络的研究而从剑桥大学取得热带生态学博士学位,后在史密森尼热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他是牛津大学和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研究助理,与地下网络保护协会(SPUN)和真菌基金会均有密切合作。默林的研究兴趣涵盖从真菌生物学到亚马孙河流域民族植物学历史的种种,极其热衷于酿酒和发酵,为人类与非人类生物之间的关系深深吸引。他还好奇于谐振系统中声音与形式的关系,也是一名音乐人,擅长钢琴和手风琴。

译者简介
罗丁豪,马克斯·普朗克神经科学研究所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哺乳动物的记忆与寻路系统,长期以来对真菌的交流机制颇感兴趣。
作者简介
默林·谢尔德雷克(Merlin Sheldrake),拥有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以及科学史和哲学等多学科训练背景,因对巴拿马热带森林地下真菌网络的研究而从剑桥大学取得热带生态学博士学位,后在史密森尼热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他是牛津大学和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研究助理,与地下网络保护协会(SPUN)和真菌基金会均有密切合作。默林的研究兴趣涵盖从真菌生物学到亚马孙河流域民族植物学历史的种种,极其热衷于酿酒和发酵,为人类与非人类生物之间的关系深深吸引。他还好奇于谐振系统中声音与形式的关系,也是一名音乐人,擅长钢琴和手风琴。

译者简介
罗丁豪,马克斯·普朗克神经科学研究所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哺乳动物的记忆与寻路系统,长期以来对真菌的交流机制颇感兴趣。

审校简介
周松岩,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硕士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热爱自然观察与文学,对大型真菌的多样性与演化有着特别的关注。

相关资料

奇妙……对这些多样且非凡的生命形式的精彩游历……令人开眼界……人类应该把真菌视为地球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
——《时代》杂志(Time),“2020年百本最读书籍”

这本书的几乎每一页都充满了如此有趣的观察或美妙的措辞,把我打动得不得不放慢脚步停下来反复阅读……《菌络万象》让我意识到真菌如宇宙,俯之弥深。
——《科学》(Science)

不止适合真菌脑袋……展现了科学极其鼓舞人心的一面。
——《泰晤士报》(The Times)

名人推荐
妙哉!为地球生命的未来倍感绝望吗?不用担心,真菌总会与我们同在。无论以何种方式。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

重新校准了我们对自然世界的理解,恢宏且令人晕眩。
——埃德?扬(Ed Yong),《我包罗万象》作者

是那种真正能改变你看待周围世界目光的书,《菌络万象》的内容变幻莫测、充满启示、激发热情、紧要、惊心、最读。视野大胆,分析敏锐,洋溢着令人愉悦的热情。
——海伦·麦克唐纳(Helen Macdonald),《以鹰之名》作者

极少有书像《菌络万象》那样令我震撼。无论是其中的研究、激情、写作还是洞见……不确定我从单本书中学到过这么多东西。向另一位赞美想象力的科学工作者致敬。这是一本最读的佳作。去感受一个全新的世界吧。
——安德烈娅?武尔夫(Andrea Wulf),《创造自然》作者

《菌络万象》是一本令人目不暇接、生机勃勃和改变视野的书籍。书里一句接一句地令人驻足。看完之后,我惊叹于真菌世界以及谢尔德雷克带有深远意义和打破层级意味的论点。这是一位卓越作家所创作的卓越作品,成功地为生命注入了惊异之美。
——罗伯特?麦克法伦(Robert Macfarlane),《深时之旅》作者

真菌无处不在,而默林·谢尔德雷克是探索真菌奥秘的理想向导。他充满热情,学识渊博,文笔绝妙。
——伊丽莎白·科尔伯特(Elizabeth Kolbert),《大灭绝时代》作者

我爱上了这本书。默林是一位拥有诗人般想象力的科学工作者,同时是一名出色的写作者……这是一本凭借文字的力量改变你对人类认识的书……它将激励一代人投身真菌学。
——迈克尔?波伦(Michael Pollan),《杂食者的两难》作者

本书特色

如果我们认为“智能”的产生必须有心、有脑或者至少要有生理结构层面的发生机制,那要如何去理解无心、无脑、既不同于动物且更不同于植物的真菌在活着的时候所做出的一个个生存“决策”?
如果对生命体的认知需要建立在边界清晰的“个体”抑或是“群体”之上,那要如何去理解缠进万物之中、络入万象之间、一旦与之分离则她或他或它都不再是他们自身的真菌之存在?
“我该用这白天和黑夜、这趟生命与死亡做什么?每一个脚步、每一次呼吸都如鸡蛋般向这个问题的边缘滚去”,诗人罗伯特?布林赫斯特(Robert Bringhurst)曾这样写过。真菌也如这“鸡蛋”,带我们止不住地滚向众多问题的边界——演化、生态系统、个体性、智能、生命……无数人对这些概念的认知已被真菌重塑。希望这次,真菌也能撼动你的确信。

获奖信息
2021年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
2021韦恩莱特奖(全球自然保护和气候变化奖)
《时代》《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每日邮报》等媒体2020年度书籍

目录

绪 言 当真菌是怎样一种感觉? 1
1 诱 惑 20
2 活迷宫 40
3 亲密的陌生者 64
4 菌丝心智 87
5 根诞生之前 115
6 木联网 138
7 激进真菌学 162
8 理解真菌 188
后 记 这堆腐殖肥料 207
致 谢 210
图片致谢 215
注 释 216
参考文献 259
译后记 293
出版后记 296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菌络万象》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