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常金莲 著
页数:263
出版社:齐鲁书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3332044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六十家小说》与《清平山堂话本》、《六十家小说》考论、《六十家小说》类型研究、《六十家小说》叙事研究等。
作者简介
常金莲,1975年生,山东诸城人,文学博士,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在《红楼梦学刊》、《蒲松龄研究》、《名作欣赏》、《金瓶梅文化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二十篇,编著有《红楼人物百家言王熙凤》(中华书局2006年版)。
目录
序二
引 言
第一章 《六十家小说》与《清平山堂话本》
第一节 《六十家小说》与《清平山堂话本》
第二节 小说”与话本
第二章 洪楩家世考
第一节 洪楩家世源流
第二节 从《夷坚志》到《六十家小说》
第三章 《六十家小说》考论
第一节 亡佚篇目推考
第二节 现存篇目考论
一、宋代话本
二、元代话本
三、宋元话本
四、明代话本
第四章 《六十家小说》类型研究
第一节 《六十家小说》的题材类型
第二节 《六十家小说》的母题类型
第三节 小说关注点的转移
第五章 《六十家小说》叙事研究
第一节 叙事类型:从文人叙事到市民叙事
第二节 叙事策略:虚拟说话情境”
结语 《六十家小说》的小说史意义
附录一 《容斋随笔》概论
附录二 《夷坚志》研究
附录三 千秋一曲演《长生》
附录四 人性的困境——话本小说《戒指儿记》
附录五 《聊斋》与《女聊斋》情爱小说比较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第一章《六十家小说》与《清平山堂话本》
《六十家小说》是明代嘉靖年间钱塘人洪楩编辑的一部话本小说集,马廉将其残存的二十七篇作品称作《清平山堂话本》,研究者遂一直沿用这一名称,甚至形成以“清平山堂话本”这一约定俗成的称呼来代替“六十家小说”的现象。实际上二者是有差异的:一方面,《六十家小说》与《清平山堂话本》有整体与部分的区别;另一方面,与其相关的“小说”与“话本”两个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上亦有不同。
第一节 《六十家小说》与《清平山堂话本》
《六十家小说》是由钱塘人洪楩于嘉靖年间编刊的一部话本小说集,当时随刊随出,每五篇合为一册,两册一集,共成六集,得六十篇之数,故名“六十家小说”。清代顾修《汇刻书目初编》载有《六家小说》,分为《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闲》、《醒梦》六集,每集十篇,共六十篇。马廉所发现的宁波范氏天一阁旧藏残本的书根上分别标有集名《雨窗集》和《欹枕集》,每集也正好合十篇之数。由此可证,顾氏所谓《六家小说》即马廉所说的《清平山堂话本》。明代嘉靖间田汝成著《西湖游览志》(嘉惠堂本)卷二《孤山三堤胜迹》载:“湖心亭,自宋元历国初,旧为湖心寺,鹄立湖中,三塔鼎峙。相传湖中有三潭,深不可测,所谓‘三潭印月’者是也。《六十家小说》载有‘西湖三怪’,时出迷惑游人,故厌师作三塔以镇之。”记载“西湖三怪”故事的《西湖三塔记》尚存于《清平山堂话本》,由此可证,顾修所说的《六家小说》实际应为《六十家小说》。可见《六十家小说》是本名,《清平山堂话本》是今人对其残本的称呼。为了论述上的准确,本文仍称其本名《六十家小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