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大庆
页数:250页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5461402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记述了近代以来苏州浒墅关蚕桑丝业的发展历史。涉及的内容包括近代以来苏州浒墅关蚕种场从曾经的辉煌到在现代工业大潮下走向衰退的发展历程 ; 重点讲述了郑辟疆、费达生等近代以来蚕桑丝事业改革先驱者的故事, 通过他们在浒墅关兴办蚕桑教育、培养蚕桑人才、改良蚕种、推广科学的饲养方法等推动了传统蚕桑业改革发展的事迹, 讴歌了这些蚕桑专家对促进近代以来中国蚕桑事业迅速发展所做的卓越贡献。
作者简介
周大庆,江苏苏州市人,1945年生,籍贯江苏宜兴县,系“阳羡第一人物”周处后裔,出身蚕丝之家。中学一级教师,中共党员。
1965年支援新疆建设,曾任教导主任,副校长。1980年至1982年在江苏师范学院(现苏州大学)数学系深造。1986年起在苏州市平江区总工会工作。
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发表散文、随笔、报告文学、集邮文章、摄影作品数百篇。征文、邮展多次获奖。
2015年出版散文集《礼赞红柳》。
本书特色
书稿主要记述了近代以来苏州浒墅关蚕桑丝业的发展历史。涉及的内容包括近代以来苏州浒墅关蚕种场从曾经的辉煌到在现代工业大潮下走向衰退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述了郑辟疆、费达生等近代以来蚕桑丝事业改革先驱者的故事,通过他们在浒墅关兴办蚕桑教育、培养蚕桑人才、改良蚕种、推广科学的饲养方法等推动了传统蚕桑业改革发展的事迹,讴歌了这些蚕桑专家对促进近代以来中国蚕桑事业迅速发展所做的卓越贡献。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序一
序二
自序
概述
第一章 春在枝上已十分
第一节 浒墅关的历史人物及故事
第二节 林启与杭州西湖蚕学馆
第三节 苏州蚕桑专科学校
第四节 浒墅关蚕区
第五节 一代蚕丝教育家郑辟疆
第二章 蜡炬成灰泪始干
第一节 谁言寸草心
第二节 一枝独秀不是春
第三节 一片冰心在玉壶
第三章 丝为媒,茧结同宫
第一节 平生风义兼师友
第二节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第四章 一树春风千万枝
第一节 “虎牌”蚕种中国之最
第二节 “一个人须有受苦的习惯
第五章 春蚕到死丝方尽
第一节 少年心事当拿云
第二节 周元勋的家庭概况
第六章 落红不是无情物
第一节 宜兴蚕业与三元蚕种场
第二节 故国桑梓情
第三节 崇尚科学诲人不倦
第四节 润物细无声
第七章 “一带一路”共赢发展
第一节 开辟丝路第_人
第二节 “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
第三节 丝绸之路与地名邮戳
第八章 天上取样人问织
第一节 丹青难写是精神
第二节 蚕魂兮,归来吧
附录
跋
序一
序二
自序
概述
第一章 春在枝上已十分
第一节 浒墅关的历史人物及故事
第二节 林启与杭州西湖蚕学馆
第三节 苏州蚕桑专科学校
第四节 浒墅关蚕区
第五节 一代蚕丝教育家郑辟疆
第二章 蜡炬成灰泪始干
第一节 谁言寸草心
第二节 一枝独秀不是春
第三节 一片冰心在玉壶
第三章 丝为媒,茧结同宫
第一节 平生风义兼师友
第二节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第四章 一树春风千万枝
第一节 “虎牌”蚕种中国之最
第二节 “一个人须有受苦的习惯
第五章 春蚕到死丝方尽
第一节 少年心事当拿云
第二节 周元勋的家庭概况
第六章 落红不是无情物
第一节 宜兴蚕业与三元蚕种场
第二节 故国桑梓情
第三节 崇尚科学诲人不倦
第四节 润物细无声
第七章 “一带一路”共赢发展
第一节 开辟丝路第_人
第二节 “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
第三节 丝绸之路与地名邮戳
第八章 天上取样人问织
第一节 丹青难写是精神
第二节 蚕魂兮,归来吧
附录
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