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新书--中国现代化论

封面

作者:吴忠民著

页数:545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10017783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化论》一书的作者吴忠民系中央党校一级教授,在学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本书对我国现代化的含义、基本内容、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具有重要的出版价值。

作者简介

吴忠民,1959年生,山东青岛人。中共中央党校一级教授。系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公正研究、社会矛盾研究、现代化研究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哲学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独立撰写)200 余篇。独立撰写的代表性著作有:《社会公正论》《社会矛盾新论》《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渐进模式与有效发展》《中国社会发展论》《历史原脉与现实走向》等。其研究成果有着很高的引用率和转载率。其独立完成的成果曾获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陆学艺社会学优秀成果奖、中共中央党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

本书特色

《中国现代化论》内容上分为“导论”(主要涉及现代化的含义、基本内容、特征,本书基本脉络、逻辑结构)一章与正文十五章,并参考文献与后记,合计约450千字。本书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成就、波折与前景,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明确的政策导向性。

目录

引言 现代化意味着什么一、现代化意味着经济生产能力的巨大飞跃二、现代化意味着复杂健全社会的形成三、现代化意味着以人为本程度的不断加深四、现代化意味着大量社会风险的出现五、现代化意味着多样化发展模式的出现第一章 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一、现代化概念的界定二、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三、现代化的不同阶段四、“现代性”与“现代化过程”的差异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V字型”演化历程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坐标二、中国的早期现代化时期三、中国现代化的试步时期四、中国现代化的初步起飞时期第三章 现代化内生动力与中国的现代化一、现代化内生动力问题的提出二、现代化建设与民众日常基本生活需求的契合三、现代化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契合四、现代化建设与对外开放的契合五、现代化建设与社会公正基本理念的契合六、余论
第四章 世俗化与中国的现代化一、中国世俗化现象何以日盛二、中国世俗化的特点三、世俗化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助推效应四、问题与解决之道
第五章 规划性与中国的现代化一、中国现代化建设规划性的必要性及特征二、规划性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意义三、现代化建设规划性的合理边界
第六章 大国规模效应与中国的现代化一、大国规模可能的优劣势之根源二、大国规模可能的优势三、大国规模可能的劣势四、中国将大国潜在规模优势变为现实优势的关键所在五、中国潜在的大国规模劣势六、有效涵养大国规模优势效应第七章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一、后发优势二、后发劣势三、扬长避短
第八章 有价值的历史遗产与中国的现代化一、历史遗产的定位及尺度二、有助于现代化进程的历史遗产三、与“现代性”相通的历史遗产四、科学的扬弃……

第九章 社会矛盾倒逼型改革的来临及去向第十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建设第十一章 中国精英群体的演进及问题第十二章 中国中近期社会动荡的可能性问题第十三章 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含义及实践意义第十四章 社会公正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第十五章 从外在拉动型现代化到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新书--中国现代化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26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