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任文霞主编
页数:104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2141532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全国医药类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教材。根据医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要求和课程特点编写而成。内容上涵盖了药德的基本理论、新时代药德的核心精神及其基本要求、药德的培育与养成等内容。本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强调知行合一。本教材具有教育性、实践性、可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 《医药职业道德》可供医药类院校各专业教学使用,亦可供医药行业从业人员、药品监管干部培训使用。
目录
第一章 新时代医药行业发展背景下的药德
第一节 新时代医药行业发展特点
第二节 新时代加强药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药德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药德是特殊的职业道德
第二节 药德的渊源与发展
第二部分 药德的核心精神
第三章 敬畏生命
第一节 敬畏生命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敬畏生命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敬业奉献
第一节 敬业奉献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敬业奉献的基本要求
第五章 诚实守信
第一节 诚实守信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 厚朴守正
第一节 厚朴守正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厚朴守正的基本要求
第七章 严守药规
第一节 严守药规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严守药规的基本要求
第八章 精益求精
第一节 精益求精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精益求精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 药德的培育与养成
第九章 药德的培育与实践
第十章 药德的自我修为
附录 医药职业道德相关资料
节选
《医药职业道德》: 第一节 敬业奉献的基本内涵 作为药德核心精神之一,“敬业奉献”的关键在于“敬业”,因为敬业者方能甘于奉献。 何谓“敬”?“敬”在儒家文化中不仅是修身、治学的态度与方法,也被看作是从事一切工作应当秉持的基本态度。《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就曾主张“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敬其事而后其食”,强调要以一种认真、严谨、勤勉、专心的态度和精神去做事。《荀子》中也说,“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 而“敬业”一词源出《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其中的“敬业”是指专心于学业。之后,它的词义从学业逐渐拓展到事情、工作、事业。宋代的儒学集大成者朱熹指出,“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即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兢兢业业。 近代,梁启超将《礼记》里的“敬业乐群”和《老子》里的“安其居,乐其业”概括为“敬业乐业”。他说,“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敬业”就是对工作的“责任心”;“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乐业”就是工作中产生的“趣味”。他还说,“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思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所以梁启超认为,一个人先要有业,然后尽己所能把工作做圆满,就能领略到其中的趣味。 作为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理论的创立者,黄炎培用“敬业乐群”一词概括了其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他认为,“敬业”是指“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要求学生具备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以热爱作为选择职业的依据和出发点,并要具备对所从事职业的责任感,化职业为自己终生追求的事业,在不懈努力中完成自我价值实现和对社会的贡献。“乐群”则是指“具有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要有利居群后、责在人先的高尚情操”,即指在职业中要互助合作、理性服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地服务社会。 在对传统文化继承发扬的基础上,我们把“敬业”理解为基于热爱基础上的,对工作、事业全身心忘我投入的精神境界。“敬业”根据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敬业爱岗、履职尽责;第二层次是团结协作、形成合力;第三层次是无私忘我、甘于奉献。可见,“奉献”就是最高层次的敬业形式,是敬业的必然结果,表现为强烈的责任感、义务感。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谓生动诠释了“敬业奉献”的最高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