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文化艺术出版公司
页数:343页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0396809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 什么是博物叙事 ; 从家庭博物馆到社会博物馆 ; 走向成熟的博物叙事语言 ; 听观众到新观众 ; 作为文化能量场的博物馆空间 ; 展览叙事中的真实等。
作者简介
李德庚,曾任清华美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北京今日美术馆设计馆学术总监、深圳当代艺术和城市规划馆的执行顾问、国际著名设计杂志《FRAME》、《MARK》中文版艺术总监;他在首届 “中国设计大展”、首届 “北京国际三年展”、“ 2013上海设计艺术展 ”、“ 2011深圳建筑双年展”等重要国家级设计展览担任策展人;他也是“社会能量”中国巡回展、“ 设计的立场 ” 中国巡回展、2013深圳OCT-LOFT创意节、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的总策展人和主持设计师;迄今编著出版了《今日设计交流系列丛书》、《欧洲设计现在时丛书》、《平面设计死了吗?》、《正在设计的未来》等十余本深具社会影响的设计书籍;他曾受邀在2009北京世界设计大会、2010荷兰建筑、时尚与设计大会、英国V&A博物馆、韩国东亚书籍设计论坛、GDC平面设计在中国、宁波国际海报双年展等国际重要设计学术会议进行学术演讲或担任学术主持人;近年来专注于对城市文化空间的研究与实践。
本书特色
本书把展览叙事看作是一种内容、形式与社会功能高度统一的事物,并不刻意区分策展、设计或艺术创作的工作,而是把这些统一视为展览叙事创作或展览叙事设计。
在不同的时代,博物馆展览叙事应对的社会命题并不一样,所以其结构与形态也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但换个角度来看,其内在的根本目的却从未改变——以展览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来缓解当下社会的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矛盾。展览叙事链接精神与现实世界的关键就是 “真实”。叙事中的“真实”是一种客观与主观之间的“恰当”状态。在展览的叙事创作中,叙事者需要根据展览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来具体地解读“真实”,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来对“真实”进行修补、升华或创造。
展览叙事现场由文化视角、物、空间与人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虽然看上去与现实世界并无差别,但其构成逻辑和呈现出来的状态却与现实世界大相径庭,因为叙事的规律与现实世界的规律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四个要素的状况以及对这四个要素的解读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到了第一,每个要素的内涵都变得变幻莫测,这就给展览叙事带来了足够丰富的变化,也为展览叙事融入世俗社会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目录
(一) 用叙事来抗拒时空压缩的迫害
(二) 精选现实对现实的威胁
(三) 博物叙事—— 一种超现实主义的现实形式
二 从家庭博物馆到社会博物馆
(一) 家庭中的博物馆
1.个人和家庭的博物收藏
2.个人和家庭博物收藏的储存、展示与叙事
(二) 博物馆的社会化
1.博物馆情感从个人、家庭向公共社会转移
2.博物馆文化权力的建立
3.博物馆展览资源社会系统的建立
4.博物馆展览叙事的社会分工
(三) 流动的博物馆
1.重新理解公共性
2.从知识传播到文化生产
(四) 博物馆展览叙事的基本结构
1.展览的四样要素
2.展览的叙事结构
三 走向成熟的博物叙事语言
(一) 物的解放与进化
1.日常生活中的物的进化
2.博物馆中的物的范围的扩展
3.超物之物
4.非物之物——以文字的展品化为例
5.对物的尊重
(二) 对物的解构与博物叙事语言的形成
1.从原作到仿品
2.从模仿到创造
3.像、媒介与意义的拆解与重构
(三) 物的表演
1.展览围绕着物的表演展开
2.物在演出中的身份与角色
3.物的表演
四 从观众到新观众
(一) “观众”的演变
1.从日常的主体到“观看”的主体
2.强化了视觉的观众
3.观众的感官蒙太奇
4.观众成为参与的主体
(二) “观看”的延伸
1.展览中的观众是被重新设定的感知综合体
2.观众感知系统的延伸
3.突破感知与行为的禁令
(三) 观众对展览的自我剪辑
1.观众的行为、观看与思考
2.展览观众的自我叙事剪辑
五 作为文化能量场的博物馆空间
(一) 展览空间的演变
1.从藏品库到展厅
2.游牧的博物馆空间
3.互联网给展览空间带来的改变:交织与结点
(二) 展览叙事的能量场
1.黑盒子与白盒子
2.文化叙事的游戏场
3.事物结构关系的“协调者”
(三) 展览空间结构的叙事性
1.展览空间结构的叙事性
2.博物馆建筑结构的叙事性
(四) 用参观时间塑造展览空间
1.展览叙事的线性空间
2.展览线性空间关系中的两组矛盾
3.线的空间构成
4.墙面
5.隧道
6.观众流线
六 展览叙事中的真实
(一) 在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之间的真实
1.谁的真实?什么的真实?
2.对真实的修补与升华
(二) 叙事现场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真实
1.往事与当下现实的共振
2.当下的事与当下现实的共振
(三) 准备发生的真实
1.现场的真实
2.知识与文化的真实
3.社会影响的真实
七 展览叙事中的文化视角
(一) 展览叙事中的两种经典视角
(二) 博学家视角的演变
1.从博学家到陈述人
2.从讲述知识的博学家到叙事实验的主持人
3.博学家视角与诗人视角的融合
(三) 亲历者视角的演变
1.亲历者视角在今天的勃兴
2.亲历者视角与亲历者叙事
3.亲历者叙事的现场结构营造
八 新展览——从文化叙事到文化实践
(一) 博物馆展览的转型
1.博物馆的异化与泛化
2.展览叙事的成长
3.从文化叙事到文化实践
(二) 走进世俗生活的展览叙事装置
1.融入现实——当代展览叙事装置的社会性结构
2.保持文化的独立性——当代展览叙事装置的叙事性结构
(三) 积极的中立区
注释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