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河南哲学史

封面

作者:代云.赵胤.董琳等

页数:12,435页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711020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发源地。 河南哲学家 以其创造的哲学思想、开创的哲学流派,对中国历史与思想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并至今不衰。

本书特色

《河南哲学史》是以河南哲学家的哲学思想为研究对象撰写而成的最部区域哲学史著作。该书以年代为经、人物为纬,对自春秋至近代数十位哲学家(包括哲学学派)的哲学思想作了比较全面的梳理、诠释与研究,深刻地揭示了不同时期河南哲学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独特贡献。该书拓展了中国哲学史的研究领域,从一定的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填补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空白。该书充分吸收了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七章内容,把从古至今的河南哲学家及流派按照历史顺序一一进行分析论述。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结构完整,分析谨严,文字简练,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具有较高的学术出版价值。

目录

绪论

一、河南哲学史研究概况

二、本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本书内容概述

第一章 河南与中国哲学的诞生

第一节 原始宗教文化的形成与演变

一、“绝地天通”与原始宗教文化的形成

二、尧舜禹时代对“绝地天通”成果的继承与巩固

三、夏商时期原始宗教文化的演变

第二节 西周新型宗教文化的形成

一、周人对原始宗教文化的继承

二、新型宗教文化的内涵

第三节 中国哲学的诞生

一、子产与新兴的天道观

二、老子的轴心突破

三、孔子的轴心突破

河南哲学史
第二章 河南与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

第一节 战国时代的墨家

一、墨子思想概述

二、墨子对儒学的批判

三、后期墨家

第二节 战国时代的道家

一、杨朱

二、列子

三、宋钘

四、惠施

五、庄子

第三节 战国时代的法家

一、商鞅

二、申不害

三、韩非

第四节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一、吕不韦

二、《吕氏春秋》

第三章 河南与汉代哲学

第一节 贾谊

一、道论

二、民本思想

三、政治哲学

第二节 京房

一、作易以垂教

二、灾异论与政治目的

目 录
第三节 荀爽

一、荀爽生平著作

二、乾升坤降说

三、政治哲学

第四章 河南与魏晋玄学

第一节 何晏、王弼、阮籍、郭象与魏晋玄学

一、何晏《论语集解》与魏晋玄学的创立

二、王弼对《老子》与《周易》的诠释与发展

三、阮籍与“名教”“自然”之辩

四、郭象对《庄子》的诠释与发展

第二节 杨泉、范缜对玄学与佛教的批判

一、杨泉对玄学的批判

二、范缜对佛教的批判

第五章 河南与隋唐佛教、道教发展及儒学复兴

第一节 隋唐佛教与道教发展

一、天台四祖智 、华严三祖法藏

二、玄奘唯识宗、少林禅宗

三、成玄英与道教理论发展

第二节 韩愈、刘禹锡的反佛斗争与儒家道统论的形成

一、韩愈的道统论

二、刘禹锡对佛教的批判与调和

第六章 河南与宋明理学

第一节 陈抟、邵雍与王安石的思想

一、陈抟的思想

二、邵雍的思想

三、王安石新学思想

第二节 程颢、程颐与洛学传人

一、程颢、程颐

二、洛学传人谢良佐

三、洛学传人朱熹

第三节 姚枢与许衡的思想

一、姚枢与理学北传

二、许衡在程朱理学上升为官学中的贡献

第四节 河南与明代理学

一、曹端

二、薛瑄

三、王廷相

四、高拱

五、吕坤

第七章 河南与清代以来的中国哲学

第一节 孙奇逢

一、生平和著述

二、学术史梳理与经典讲评

三、学术思想

第二节 嵇文甫、赵纪彬

一、嵇文甫

二、赵纪彬

第三节 冯友兰

一、生平与著述

二、人生哲学

三、中国哲学史研究

四、新理学

五、晚年反思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河南哲学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20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