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话语权、价值观与影响力——以中华老字号为中心的考察

封面

作者:张恒军,吴秀峰

页数:37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2035478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跨文化传播是在人与人之间展开的,它展示了主体间性的思维转向。与传统传播学追求同质化的传播效果不同,跨文化传播指向的是异质融合的传播效果,也就是差异中的进行文化意义。本书讨论了主体间性问题。把“我与他”的主客体思维转换为“我与你”的主体间性思维。任何传播中的意义不是在主体自身形成的,而是在主体和主体之间形成的。进一步将主体间性转换为文化间性,认为形成文化的互惠结构,提高个体超越自身和与其他文化互动的能力,是建构完整的自我意识的基础。同时认为,关于主体间性这种转向存在于媒介的他者文化叙事过程中,对《纽约时报》等媒体的他者文化叙事进行反思。

作者简介

张恒军,男,满族,1972年11月生,山东莱阳人。现为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院长、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新闻传播学学科带头人,辽宁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评审专家、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大连市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张乐乐,博士研究生(日本 神户市外国语大学 国际关系学),潍坊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日关系、战后日本史。吴秀峰,于2009年大学毕业后,赴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攻读国际关系学硕士、博士,先后获得“三木龙藏奖学金”、“菅原奖学金”。博士期间,被日本文部科学省评定为国费留学生。2016年3月取得国际关系学博士学位后回国进入高校任教。作者对中日关系以及日本经济、政治、历史等方面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本书特色

跨文化传播是在人与人之间展开的,它展示了主体间性的思维转向。与传统传播学追求同质化的传播效果不同,跨文化传播指向的是异质融合的传播效果,也就是差异中的进行文化意义。本书讨论了主体间性问题。把“我与他”的主客体思维转换为“我与你”的主体间性思维。任何传播中的意义不是在主体自身形成的,而是在主体和主体之间形成的。进一步将主体间性转换为文化间性,认为形成文化的互惠结构,提高个体超越自身和与其他文化互动的能力,是建构完整的自我意识的基础。同时认为,关于主体间性这种转向存在于媒介的他者文化叙事过程中,对《纽约时报》等媒体的他者文化叙事进行反思。

目录

第一编 总论全球文化影响力提升的新机遇与新要求构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三个基础共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新趋势“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出版路径探寻当代中国价值观跨文化传播的冲突与调适中国价值观全球传播的新契机和新逻辑中华老字号与文化影响力的提升:观念、路径、方法
第二编 中华老字号与中华文化价值观东来顺:“中华第一涮”的文“化”之道荣宝斋:“国家画廊”的“文化+”融合之道全聚德:“中华第一吃”的文化引领品牌之道王致和:打造舌尖上的方寸文化北京稻香村:把中华文化的味道融入糕点吴裕泰:传承传统茶文化创新百年老品牌山西老陈醋:“诚信世间”“醋”动天下汾酒集团:打造“骨子里的中国上海家化:以品牌矩阵弘扬中华文化九芝堂:用传世国药瑰宝为中国品牌发声恒源祥:九十载的羊文化发展之道第三编 中华老字号与海外传播影响力同仁堂:讲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中国故事青岛啤酒:“一带一路”上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衡水老白干:推动中华白酒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王老吉:做中华凉茶文化的传播者广誉远国药:让中医药文化“走出去东阿阿胶:让世界爱上中医药“京珐”景泰蓝:见证“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华重器国饮中茶:让世界重温千年中国茶文化茶企大益:与世界共同书写中国茶人新文化国酒茅台:打造中华文化特色的全球化产品昆中药:打造中药文化“走出去”的新名片片仔癀:向世界讲述中医药的中国故事张小泉:中国工匠精神的世界阐释参考文献附录中华老字号企业名录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话语权、价值观与影响力——以中华老字号为中心的考察》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16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