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潘牧天
页数:241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4581882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朱子语录是宋代大儒朱熹与其门人弟子讲学问答的实录,集中体现了朱熹的理学思想,且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概貌。《朱子语类》的编撰主要参考了“五录”“三类”,李道传《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即是其中很早的《池录》,是很早的朱子语录编本之一,也是现存专享的朱子语录“汇编本”,目前仅存台湾地区藏宋刻、明抄残本计十四卷(不计重复);黄士毅《朱子语类》是很早的朱子语录“类编本”,目前仅存日本藏朝鲜抄本;黎靖德《朱子语类》是朱子语录类编本的集大成者,也是目前通行的语录版本;另有宋刻《晦庵先生语录大纲领》、明刻《朱子语略》《晦庵先生语录类要》等“选编本”。这些不同的编本各有其特色,多为海内外孤本,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朱子语录中有异文词近500对,包含词语1000个以上,涉及文字、词汇、语音、语法等方面,这些珍贵的版本异文为研究汉语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可靠的材料。本书基于对《池录》、黄士毅《朱子语类》、黎靖德《朱子语类》以及诸选编本的全面校勘,以语录各版本间的异文为线索,对朱子语录进行文献与语言的全面考探。
作者简介
潘牧天,1988年生,浙江温州人,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副教授,任职于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与研究所,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东亚朱子语录文献语言研究”,入选上海市“晨光计划”。在《中国语文》《文献》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整理出版《朱子语录》(与徐时仪合作)。
本书特色
朱子语录集中体现了朱熹的理学思想,且反映了宋代社会、经济、文化概貌。朱子语录文献通行本为黎靖德《朱子语类》,其编撰主要参考了“五录”“三类”,现仅存其二:李道传《晦庵先生朱文公语録》是现存最早的语录编本,残存宋刻、明抄十四卷;黄士毅《朱子语类》是最早的“类编本”,有朝鲜古写“徽州本”存世。二本皆海内外孤本,存早期语录的原始面貌。宋本语录为宋代语言的同时文献,后世诸本则反映了各时代的改易,其中有异文词约500组,含词语1000个以上,涉及文字、词汇、语音等方面,为“宋—现代”汉语发展演变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材料。本书基于对朱子语录诸本的全面校勘,以各版本异文为线索,对朱子语录文献的语言作出系统考探。
目录
节朱子语录文献异文及异文词简介
第二节朱子语录文献近年研究概况
第三节朱子语录文戏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章朱子语录文献概貌
节朱子语录传本概貌
第二节朝鲜时代朱子语录编本概貌
第三节日本存藏朱子语录概貌
第二章朱子语录文献异文词概貌
节朱子语录异文词的社会文化性特征
第二节朱子语录异文词的来源
第三节朱子语录异文词的特点
第三章朱子语录异文词的构成及成因
节朱子语录异文词(对等音节)的构成
第二节朱子语录异文词(不对等音节)的构成
第三节朱子语录并列式异文词的构成
第四节朱子语录异文词形成的原因
第四章朱子语录异文词词集系统研究
节朱子语录异文词词义类聚
第二节朱子语录异文词核心语素类聚与“同步构词”
第三节朱子语录异文词同词异义系统
第五章朱子语录文献用字研究
节朱子语录文献用字的承古与承俗
第二节朱子语录文歉用字的繁化与简化
第三节朱子语录文献用字的正体与异体
第四节朱子语录文献用字的学术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朱子语录主要版本异文词语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