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文论核心元范畴“象”研究

封面

作者:邓心强

页数:298页

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1451150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著作从语源角度追溯中国文论核心元范畴“象”的产生及在先秦的初步发展, 分析儒、道、《周易》对“象”的内涵发展影响及“象”内在一般意义上的早期运用 ; 进而厘清“象”从哲学范畴向文论范畴的衍变轨迹及不断泛化的过程, 从理论家阐发和秦汉创作实践两大容层面, 分析“象”作为文论元范畴的最终确立 ; 结合佛学、玄学和人物品藻, 探讨“象”范畴走向成熟、不断发展的内、外动因, 透简视它在宇宙、创作、文本和接受诸层面衍生出的系列子范畴, 在渗透、交叉、融合中形成关涉不同维度的范畴群落及经典命题。以此介窥测元范畴“象”的弥漫、统摄与跨越, 见出中国文论的民族特征、审美风格及学理建构, 从思维方式、品鉴传统等方面溯源中国文论范畴的民族特征。

作者简介

邓心强
男,湖北孝感人,文学博士,文艺学博士后,中国矿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校第九批青年学术带头人。现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论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江苏博士后基金项目、江苏社科基金项目共9项,出版《寻根对接:中国传统文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9)、《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研究》(2017)、《中国古代文论元范畴论析》(2015)、《苏轼徐州诗文辑注》(2014)、《桐城派文体学研究》(2012)等独著或合著共计5部,在各类CSSCI及中文核心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成果曾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或摘引,获江苏省社科联、徐州哲学社会科学奖近10次。

本书特色

著作从语源角度追溯中国文论核心元范畴“象”的产生及在先秦的初步发展,分析儒、道、《周易》对“象”的内涵发展影响及“象”在一般意义上的早期运用;进而厘清“象”从哲学范畴向文论范畴的衍变轨迹及不断泛化的过程,从理论家阐发和秦汉创作实践两大层面,分析“象”作为文论元范畴的最终确立;结合佛学、玄学和人物品藻,探讨“象”范畴走向成熟、不断发展的内、外动因,透视它在宇宙、创作、文本和接受诸层面衍生出的系列子范畴,在渗透、交叉、融合中形成关涉不同维度的范畴群落及经典命题。以此窥测元范畴“象”的弥漫、统摄与跨越,见出中国文论的民族特征、审美风格及学理建构,从思维方式、品鉴传统等方面溯源中国文论范畴的民族特征。

目录

目 录
绪 论 1
第一章 “象”作为哲学范畴的内涵与外延 17
第一节 “象”的产生 18
第二节 “象”在一般意义上的早期使用 26
第三节 《周易》“象”论概观 38
第四节 “象”的泛化 57
第二章 “象”向文学理论范畴的衍变与转化 75
第一节 汉代论“象” 76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批评家对“象”的推进与总结 78
第三节 创作实践对“象”范畴转化的推动 88
第四节 中国早期文学创作拟“象”的特点与魅力 113
第三章 文论元范畴“象”的确立与成熟 120
第一节 “象”作为元范畴的最终确立:向文论的全面渗透 120
第二节 文论元范畴“象”的内涵 141
第三节 文论元范畴“象”之外延:交织与扩展 154
第四章 “象”的成熟与泛化 160
第一节 自身的拓展——形成以“象”为核心的范畴束 160
第二节 交互渗透——“象”的跨越层面 183
第三节 “象”衍生系列经典命题 194
第五章 影响“象”泛化和成熟的诸因素分析 203
第一节 玄学与“象” 203
第二节 人物品藻风尚与“象” 210
第三节 佛教与“象” 225
第六章 综论: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特征和体系的学理建构 234
第一节 以“象”为代表的中国文论范畴之特征 235
第二节 影响中国古代文论范畴和体系的深层原因 256
第三节 中国文论体系的学理建构 283
参考文献 287
后 记 297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文论核心元范畴“象”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14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