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清娟
页数:381页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42344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 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 并创造新的强大引擎, 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 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 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 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 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 必须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 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 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本研究报告通过系统分析人工智能发展特征, 以及人工智能与各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 为人工智能与中国产业转型和融合发展提出决策和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李清娟 学历信息:经济学博士 研究方向:产业政策 政府战略 电子邮件:18916575309@189.cn 现任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智库中心主任,上海华夏经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国社科院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牛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第十二届和十三届上海市人大代表,第十四届和十五届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 出版著作《Chinese Industral Development Handbook》(AuthorHouse, 201904)、《全球城市:服务经济与国际化-伦敦 纽约 上海比较研究》(与兰澜博士合著,2017年版,同济大学出版社)、《西游漫记-牛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访学实录》(2014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英文版本伦敦出版。)、《产业发展与城市化》(2003年版,专著,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社科基金博士文库优秀论文出版资助,录入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电子文库)、《长三角都市圈产业一体化研究》(专著,优秀博士后论文,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版)。 曾获“新时代上海发展动力指数”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智库课题基金资助,多次获上海产业政策调研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战略等方面的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奖和民进市委调研咨询奖。
本书特色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并创造新的强大引擎,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必须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本研究报告通过系统分析人工智能发展特征,以及人工智能与各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为人工智能与中国产业转型和融合发展提出决策和政策建议。
目录
前言
第1章 人工智能发展概述及产业链分布
1.1 人工智能及其发展概述/00l
1.2 发达国家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及产业链布局
1.3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及产业链布局
1.4 中美人工智能巨头产业链布局特点
第2章 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2.1 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概述
2.2 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2.3 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第3章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比较分析
3.1 典型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及其演进
3.2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梳理与演化
3.3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国际比较
3.4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评估
3.5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启示及展望
第4章 人工智能与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及融合
4.1 人工智能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构
4.2 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与传统制造
4.3 发达国家人工智能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的融合
4.4 中国人工智能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融合
第5章 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转型及融合
5.1 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的融合趋势
5.2 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融合的环节
5.3 人工智能给汽车行业带来的挑战
5.4 汽车产业应用人工智能的对策及建议
第6章 人工智能与现代农业转型及融合
6.1 人工智能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6.2 人工智能在发达国家的应用
6.3 人工智能在中国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6.4 人工智能在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6.5 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在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7章 人工智能与现代物流业转型及融合
7.1 人工智能全面重塑现代物流业
7.2 发达国家人工智能与现代物流业融合现状及经验借鉴
7.3 中国人工智能与现代物流业转型及融合——以典型行业为例
7.4 中国人工智能与现代物流业转型及融合——以典型企业为例
7.5 人工智能与现代物流业转型及融合的前景展望
第8章 人工智能与商务服务业融合及商务服务转型
8.1 人工智能对商务服务业的颠覆与重构
8.2 发达国家人工智能与商务服务业融合现状及经验借鉴
8.3 中国人工智能与商务服务业转型及融合
8.4 人工智能与商务服务业转型及融合趋势
第9章 人工智能与医疗产业转型及融合
9.1 人工智能对医疗产业的颠覆与重塑
9.2 欧美人工智能与医疗行业融合发展概述及与中国比较
9.3 人工智能促进中国医疗服务业转型及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典型案例
9.4 人工智能促进医疗产业转型及融合的趋势与前景预测
第10章 人工智能与现代金融业转型及融合
10.1 导言
10.2 智能金融产生背景
10.3 智能金融场景渗透
10.4 智能金融应用领域
10.5 智能金融监管
10.6 智能金融展望
10.7 智能金融述评
第11章 人工智能与家居业转型及融合
11.1 人工智能对家居业的颠覆与重构
11.2 人工智能与家居业的转型融合及经验
11.3 中国人工智能与家居业转型及融合
11.4 人工智能与家居业的案例分析
第12章 人工智能与养老服务业转型及融合
12.1 人工智能对养老服务业的重构或重塑
12.2 发达国家人工智能与养老服务业融合现状及经验借鉴
12.3 中国人工智能与养老服务业转型与融合
12.4 人工智能与养老服务业融合趋势及预测
第13章 人工智能与环保产业研究
13.1 中国人工智能对环保产业的影响分析
13.2 发达国家人工智能与环保产业融合现状及经验借鉴
13.3 中国人工智能与环保产业转型及融合分析
13.4 人工智能与环保产业融合趋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第14章 人工智能与能源互联网融合及电网调度控制技术转型
14.1 人工智能与新一代电力系统
14.2 人工智能与能源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14.3 人工智能与电网调度控制技术转型
14.4 华东电力调控分中心人工智能应用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