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于法稳,高义苗
页数:237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2033209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山东省广饶县王道村为调研对象,全书共分八章,前四章简要介绍了王道村自然、社会经济状况,论述了王道村村落文化、经济体制变革下的农业生产情况;第五章对王道村发展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在简要介绍王道村实行土地流转的背景及做法的基础上,对其土地流转的结构、农户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数量分析;第七章对王道村社区建设的相关方面进行了分析,包括社会服务、精神文明等方面;第八章对王道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包括“两委”、群众团体以及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作者简介
于法稳,男,1969年生,山东鄄城人,管理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环境与生态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主要从事生态经济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管理、农村生态治理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4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重大国情调研项目等10余项;在《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出版专著30余部(含合著、参编),作为副主编出版了《生态经济建设大辞典》、《英汉生态经济词典》等大型工具书。
本书特色
本书以山东省广饶县王道村为调研对象,全书共分八章,前四章简要介绍了王道村自然、社会经济状况,论述了王道村村落文化、经济体制变革下的农业生产情况;第五章对王道村发展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在简要介绍王道村实行土地流转的背景及做法的基础上,对其土地流转的结构、农户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数量分析;第七章对王道村社区建设的相关方面进行了分析,包括社会服务、精神文明等方面;第八章对王道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包括“两委”、群众团体以及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目录
第四章 经济体制变革下的农业生产第一节 经济体制变革与农业生产关系一 概述二 经济体制变革三 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关系第二节 农业生产状况分析一 种植业生产状况二 耕作制度的变迁与作物管理三 农业生产的水利灌溉设施建设情况四 农田治理与农机具演化第三节 林业发展状况一 概况二 植树造林情况三 经济林种植情况第四节 畜牧业发展状况一 概况二 牲畜养殖状况三 奶牛养殖状况四 猪、羊养殖状况五 家禽养殖状况六 疫病防治状况第五节 渔业养殖发展状况一 概述二 捕捞、养殖状况三 淡水养殖状况四 滩涂养殖状况第五章 发展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第一节 拓展集体经济发展领域一 不断发展壮大村办企业二 实施滩涂开发,拓宽致富道路三 鼓励发展工商业,增加农民收入第二节 农民人均纯收人情况分析一 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变化二 王道村与其他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横向比较
第六章 推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第一节 王道村土地流转的进程一 改革开放之后土地制度变革简述二 土地流转实施的背景及做法三 土地流转的模式及利益保障四 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第二节 土地流转类型的结构分析一 土地流转的面积结构二 土地流转的收入结构第三节 土地流转中的农户特征分析一 土地流转中的相关指标的统计学特征二 土地流转中的农户文化程度特征三 土地流转中的农户经济状况特征第四节 畜牧养殖区流转情况一 畜牧养殖区土地流转基本情况二 养殖区土地流转中农户承包土地面积分析第五节 王道村土地流转的启示一 土地流转有利于提高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二 土地流转应实行多种模式
第七章注重社区建设提高农民福祉第一节 社区建设一 社区建设路径二 社区建设规划三 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第二节 社会服务供给情况一 文体教育事业二 信息化建设三 卫生医疗养老事业第三节 精神文明建设一 “五好家庭”和“十星文明户”评选二 “好媳妇”和“好婆婆”评选第八章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组织保障第一节 党支部、村委会基本情况一 党组织的发展历史二 村委会的发展历史三 两委成员概况四 村委会选举情况第二节 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一 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现代远程教育二 保持党组织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三 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效机制第三节 群众团体建设一 共青团王道村支部二 王道村妇代会三 王道村民兵组织四 王道村贫下中农协会第四节 基层组织建设的带头人——王孟梅一 勇挑重担战胜贫困二 大战滩涂拓宽致富路三 尊师重教,敬老养老四 热爱公益为民办事五 实事求是科学发展附件1 王道村村规民约附件2 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附件3 王道村历年获得的荣誉附件4 王道村大事记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