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创新研究

封面

作者:周阳著

页数:200页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01021399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析了中国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发展中国家基础定位及表现, 即坚持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二分对立”属性去研究问题, 站在发展中国家或者新兴经济体的立场上去解决问题 ; 提出了需要与时俱进地对中国知识产权海关制度进行修改完善, 这不仅是应对ACTA的冲击, 更是我国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制构建的前提条件 ; 总结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全球化及其表现在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中的低保护标准一致化与知识产权强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全球化的两方面。

作者简介

周阳,男,1975年生,安徽安庆人,武汉大学法学学士、硕士,复旦大学法学博士,上海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后。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云山杰出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法、美国海关法与自由贸易区法等。 主持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重点项目,2项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招标项目,1项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热点项目,2项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人文社科类)以及数十项横向课题。主持撰写的决策咨询专报曾多次获得领导批示,并获得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16-2017)决策咨询和社会服务奖二等奖。先后发表数十篇CSSCI等核心期刊论文,在法律出版社出版《美国海关法律制度研究》与《美国对外贸易区法律问题研究》两本专著以及参编数十本著作及教材。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中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 中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的立法设计
一、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制定法
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国际法
三、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判例法
第二节 中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实体规则的解构
一、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主体
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客体
三、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环节
第三节 中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程序的梳理
一、程序发动前的知识产权备案
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程序的发动
三、担保与反担保的适用
四、海关的调查与认定
五、对涉嫌侵权货物的处理
第二章 知识产权边境保护体制的新探索:《反假冒贸易协定》
第一节 《反假冒贸易协定》产生的动力分析
一、多边体制下“最低保护标准”陷入僵局
二、双边体制下“双边协商标准”呈现碎片化
三、单边体制下“单边强制标准”缺乏正当性
第二节 《反假冒贸易协定》的缔结与生效
一、协定的谈判
二、协定的签署
三、协定的批准
四、协定的加入
五、协定的生效
第三节 《反假冒贸易协定》主要内容的解读
一、序言
二、初始条款与一般定义
三、知识产权执法的法律框架
四、执法实践
五、国际合作
六、机构安排
七、最后条款
第四节 《反假冒贸易协定》是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第四种体制”的新探索
一、ACTA与诸边贸易协定的形式相似性
二、ACTA谈判成员的选择性和严格限制性
三、ACTA谈判方式的秘密性
四、ACTA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复合标准”的确立
第三章 《反假冒贸易协定》“边境措施”的对比研究及权利导向新变化
第一节 边境措施主要实体规则的对比分析
一、边境措施的范围
二、边境措施的主体
三、边境措施的环节
第二节 边境措施程序规则的对比分析
一、发起程序
二、提交担保
三、披露信息
四、实施救济
第三节 ACTA“边境措施”权利导向的新变化
一、知识产权边境措施下知识产权的性质及其表现
二、ACTA边境措施权利导向的新变化:“私权至上”
三、ACTA边境措施权利导向的双重逻辑
第四章 中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的创新:中性化、现代化与国际化
第一节 调整定位: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的“中性化”
一、中国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基础定位及表现
二、中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告别发展中国家定位的必要性
三、中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定位的“中性化”
第二节 与时俱进: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的现代化
一、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主体从权利所有人调整为权利持有人
二、从发展的角度调整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客体
三、谨慎对待转运环节 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四、高度重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第三节 主动参与: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的国际化
一、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的全球化及表现
二、中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国际化的必要性
三、中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国际化的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创新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11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