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景德镇陶瓷史料编委会编著
页数:3册(271;330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21011613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1949-1978,1979-1999,2000-2019三个时间段,分三个部分收集、整理了七十年来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过程。主要内容有:陶瓷产业恢复发展,工商改造建立体制,夯实基础完善体系,技术革新工艺变革,产品创新国运兴瓷,科技兴瓷技术改造,科教文博体系完善,国企主导市场多元,推进改革变革图强等。图文并茂,完整地再现了景德镇陶瓷产业七十年来的发展。
作者简介
《景德镇陶瓷史料(1949—2019)》编委会,是为组织、编写《景德镇陶瓷史料(1949—2019)》一书而专门成立的编写机构,以景德镇市四套班子领导为主任,由景德镇市瓷局、市史志办、瓷都晚报社、档案馆、陶瓷研究机构、陶瓷院校的专家学者组成。
本书特色
《景德镇陶瓷史料(1949-2019)》纵贯七十年景德镇历史,横载陶瓷沧桑巨变,是景德镇陶瓷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当代人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本书详近略远,为读者奉献了极具价值的陶瓷史料,对挖掘保护、传承创新、丰富发展景德镇陶瓷文化,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景德镇陶瓷史料(1949—2019)》详近略远,众手成书,为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贡献了有价值的陶瓷史料,它对挖掘保护、传承丰富景德镇陶瓷文化将发挥积极作用。
目录
概 述 ……………………………………………… 1
第一章 陶瓷产业 恢复发展…………………… 7
第一节 恢复生产………………………………………… 9
(一)恢复陶瓷生产与经营的背景和意义…………… 9
(二)恢复陶瓷生产与经营的主要措施……………… 11
(三)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17
(四)积极疏通流通渠道,打开陶瓷销售市场……… 20
(五)恢复生产与经营取得的成效…………………… 22
第二节 产业发展………………………………………… 31
(一)“一五”时期主要任务… ……………………… 31
(二)“一五”计划的实施… ………………………… 36
(三)“一五”陶瓷生产成效… ……………………… 43
第三节 初步工业化……………………………………… 48
(一)陶瓷工业化初步形成的条件…………………… 48
(二)陶瓷工业化初步形成的过程…………………… 49
第四节 调整整顿………………………………………… 54
中册目录:
概 述………………………………………………… 1
第一章 景瓷品牌 提质创优…………………… 9
第一节 产品创新…………………………………………11
(一)传统瓷优势凸显………………………………… 11
(二)调结构更新换代………………………………… 14
(三)创名牌亮点纷呈………………………………… 19
第二节 “百花”竞放 ……………………………………32
(一)第一至四届陶瓷美术百花奖概况……………… 32
(二)国际陶瓷节“瓷都景德镇杯”
大奖赛概况……………………………………… 55
第三节 国瓷生辉…………………………………………58
(一)“国家用瓷办公室”的由来及沿革… ………… 58
(二)“国家用瓷办公室”的主要成果… …………… 60
(三)国家用瓷 国家礼宾瓷 … …………………… 62
第二章 科技兴瓷 技术改造 … …………………79
第一节 科技兴瓷…………………………………………81
(一)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81
下册目录:
概 述………………………………………………… 1
第一章 改革攻坚 浴火重生…………………… 5
第一节 陶瓷体制改革…………………………………… 7
(一)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职能转变………………… 8
(二)设立景德镇市瓷局……………………………… 10
(三)强化景德镇陶瓷协会职能……………………… 17
第二节 陶瓷企业改制…………………………………… 18
(一)改制进程………………………………………… 18
(二)攻坚措施………………………………………… 20
(三)改制成果………………………………………… 23
第三节 陶瓷产业优化…………………………………… 25
(一)产业结构调整…………………………………… 25
(二)民营企业兴起…………………………………… 28
(三)陶瓷产能提升…………………………………… 30
(四)贸易升级………………………………………… 31
第二章 搭建平台 优化升级……………………41
第一节 陶瓷产业平台…………………………………… 43
精彩书摘:提供一小部分精彩内文。
节选
概 述
镇因瓷兴,瓷以镇名。景德镇,一个以单一的陶瓷产业支撑一千多年,并以宋真宗年号为镇名的城市,旷世罕见!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名,景德镇的瓷器通过海陆丝绸之路远销世界各国,成为中西方交流的使者,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从宋代独创影青瓷到元代发明高岭土加瓷石的二元配方,明清时期设御窑(器)厂,景德镇一直引领瓷业发展方向。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被誉为千年瓷都。1949 年5 月,新成立的中共景德镇市委、市人民政府努力恢复因内战凋敝的景德镇瓷业,在进行政策宣传、说服动员的同时,以科学务实的精神,着力解决陶瓷生产资金短缺、原燃材料供应紧张、交通运输受阻、市场流通不畅等实际困难,迅速恢复了瓷业生产,稳定了人心,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紧接着,通过没收官僚资本,组建第一家国有陶瓷企业,示范和引领建立公有制的陶2瓷工业;通过公私合营和赎买,将分散的陶瓷手工作坊逐步改造成为公有制的陶瓷企业;通过广泛开展以“找窍门、学窍门、传窍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活动,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古老的瓷都重新焕发青春。1953 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景德镇通过对陶瓷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全市陶瓷行业组建了24户具有一定规模的制瓷企业,并最终整合形成十大国营瓷厂;通过厂房修建、产品调整、人员调配,从组织上为工业化大生产奠定了基础;在生产方式和技术上,不断增加投资,进行了以煤代柴的烧炼技术换代、瓷土矿石粉碎工艺改造、瓷坯干燥技术革新、陶瓷成型技术改进等,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在产品装饰和器形上,恢复、研制出60 多种高、低温颜色釉,研发新器形、新画面数千种。与此同时,创办部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陶瓷馆、瓷用化工厂、陶瓷机械厂、陶瓷学校。成立瓷土矿山勘探工作队,并初步改造了四个矿区,新建了机制瓷土厂等。随着景德镇陶瓷矿山开采、原料加工、产品制造的机械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景德镇陶瓷工业化生产体系初步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