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广州来信

封面

作者:格雷夫人

页数:269页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21813874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英国女性写在晚清广州生活所见所感的书信集。从中可见百年前广州的样貌和社会生活百态, 以及一个西方女人对不同文化的态度。格雷夫人因丈夫传教士格雷是个“老广州”, 她有很多机会目睹中国人的私密生活, 了解他们的日常家庭生活的许多方面, 譬如她多次做客伍秉鉴家族, 与富家太太交流穿衣打扮、生活习俗。她爱逛街购物, 热衷出售稀奇古怪玩艺的商铺。她偶尔也上上馆子, 体验猫狗鼠肉等20多道的粤菜大餐。每逢节庆日, 她必亲临现场, 感受浓烈的广东民俗。

作者简介

格雷夫人(Mrs. Gray)原名茱莉亚·科克斯(Julia Cox,1838—1921),生于英格兰的布莱顿,1876年与在广州传教的牧师约翰·亨利·格雷(John Henry Gray,1823—1890)结婚,婚后跟随丈夫到广州生活,因而跟中国结缘。可惜只过了14个月,她就因病终止了长久居住的计划,回到英格兰,直到去世。

本书特色

《广州来信》:一个英国女人家书中的晚清羊城百态。

格雷夫人因丈夫约翰·亨利·格雷是个“老广州”,她在广州生活的14个月里有很多机会目睹中国人的私密生活,了解他们的日常家庭生活的许多方面。

跟随着她的这44封家书,不禁让人穿越到晚清时的广州,去有当时的世界首富家族做客,与富太太交流穿衣打扮,上地道粤餐馆品尝20多道大餐的滋味,去茶楼点壶茶配上一漆器盒子的糕点果子,逛状元坊感受精美的刺绣,看失去丈夫欢心的女人们如何祈求丈夫回心转意,去沙面、白云山、珠江游玩,去北帝诞巡游、药王诞、龙舟节凑热闹……

格雷夫人以女性独特的视角、细腻生动的笔调、接地气的生活,打入人心。犹如一出戏剧,画面感十足。

看完格雷夫人的《广州来信》是不是意犹未尽?为何说格雷夫人的丈夫是个老广州?他的《漫步广州城》为何会成为当时外国人游广州的宝典?

格雷夫人的丈夫曾任广州沙面天主教堂的主持牧师,在广州居住多年,他有一位中文老师,因此习得不少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会说一些汉语和粤语,对广州有相当程度的了解。1875年他曾在香港出版Walks in the City of Canton,直译是“漫步广州城”(翻译出版时名为《广州七天》)。为我们留下了19世纪中后期广州地理、人文、文化、宗教、经济和社会的全景式描述,是当时最部系统而详尽地描述广州城乡的西方著作,无怪乎本书一出,其设计的广州游路线便成为欧洲人游历广州的标准指南。

目录

Letter 1 沙面的家:开门遇见桃花源 / 001

香港–广州–拉客的船妇–沙面的家–临街商铺–招幌–跟店老板砍价–食品店–礼貌的路人

Letter 2 珠江两岸:水上人家的生活 / 009

大通古寺–黄埔–珠江上的居民

Letter 3 白云山:清明扫墓景象 / 012

华林寺–麻风村–白云山的墓地

Letter 4 三娘庙:看怨女如何唤回丈夫的心 / 021

北帝庙祭拜–北帝诞巡游–海幢寺–首次到富商伍家做客–三娘庙

Letter 5 裹小脚:渗血的“优雅” / 031

救济机构–看裹小脚–白霭亭–莲花山–南海神庙

Letter 6 广州贡院:科举考场的食宿 / 039

士绅家的葬礼–万寿宫–刑场的刽子手–科举考试的

贡院–停尸屋002 广州来信

Letter 7 粤菜馆:豪华大餐吃什么 / 047 _x0007_巫师请神术–拿回扣的潜规则–绅士的婚礼–秀才考场–中式宴席–20 多道菜的粤菜单

Letter 8 被蒙骗的早餐:三天吃下狗猫鼠肉 / 057

燕窝作坊–水钟–伍家葬礼–鸭子孵化场–养鸭场–被蒙骗的早餐

Letter 9 金花庙:送子女神金花娘娘 / 068

道观里对话神灵–金花庙

Letter 10 富商伍家做客:西式晚餐 / 076

富商家的西式宴席–对西洋服饰好奇的中国妇人

Letter 11 药王庙:边祈福边给药王像扇风 / 082

药王诞–焕香猫狗肉铺–南海监狱–贩卖女婴

Letter 12 龙母庙:母亲为女儿祈求乘龙快婿 / 090

龙舟节–龙母庙–水上婚礼–水上人家–城门和关卡–仲夏吃狗肉习俗

Letter 13 珠江赏花:夏日的荷塘粤色 / 098

珠江荷花园赏花–鲁班节

Letter 14 离不开保姆的富太太:吃靠喂行靠背 / 102

伍家朋友来访–不习惯西餐的中国太太–中国太太由保姆背着游沙面目录 003

Letter 15 伍家的中式宴:开席 30 多道汤 / 107

看杂耍–浩官先生家吃中式大餐

Letter 16 地藏庵:哭天抢地的妇女 / 114

地藏庵祭祀景象–仓沮祖庙

Letter 17 城隍庙:万人空巷的夜祭 / 118

夜祭城隍庙

Letter 18 伍家的女人:富太太的穿衣打扮经 / 122

伍家做客–中国太太帮做绣花鞋–中国太太的穿衣打扮

Letter 19 上门推销:绣品商的谈价伎俩 / 130

大通古寺–珠江上祭奠孤魂野鬼–台风–绣品商

Letter 20 万寿宫:官员遥拜皇帝牌位 / 136

万寿宫地方官祝寿仪式

Letter 21 五仙观:神奇的大钟 / 142

爱育堂–鸦片烟馆–圣心大教堂–四牌楼–孔庙–贞节烈女祠–怀圣寺–花塔–观音娘娘庙–镇海楼

Letter 22 校场:武举考试考些啥 / 151

校场看武举考试–船妇带娃有招数

Letter 23 孔庙:隆重的官祭仪式 / 155

孔庙看官祭孔子

Letter 24 学政衙门:“武秀才”颁证记 / 159

武秀才的颁证仪式

Letter 25 伍家婚事:浩官先生的再婚宴 / 163

浩官先生的 16 岁新娘

Letter 26 当铺:碉楼的秘密机关 / 166

游顺德–桑蚕园–当铺–中秋夜–绅缙家过七夕节–盲女卖唱

Letter 27 华光诞:被彩灯点亮的街巷 / 175

十七甫–双门底–打铜街

Letter 28 白云山远足:流动剃头匠的行头 / 179

街头小吃摊–白云山上的墓地–郑仙翁祠–剃头匠

Letter 29 校场:军事检阅的大场面 / 185

校场士兵比武–骑兵射击马术表演

Letter 30 斗蟋蟀:大盘的赌局 / 191

逛早市–看斗蟋蟀–夜晚屋外乘凉

Letter 31 再观校场:三年一度的检阅及战利品 / 195

鞑靼男孩的射击表演–鞑靼武官的射击检阅

Letter 32 回娘家:新婚的礼数 / 198

新婚夫妇家

Letter 33 海盗出没:船民的武装 / 201

海盗–当铺取回毛皮大衣–吃牡蛎中毒–金丝雀被抓–上海港运来的蔬菜–街头剃头匠

Letter 34 盗贼入室:幸得爱犬叫醒躲过一劫 / 205

南方的冬天–家中入盗贼–尼姑庵–城隍庙里的塑像

Letter 35 沙面江边的噪音:礼炮、哭丧、争吵声 / 208

春节前的街市–沙面岛的噪音–船民的婚丧嫁娶

Letter 36 祭土地神:争抢土地爷的奖品 / 211

春节–远洋平底帆船–追击海盗的炮艇–祭土地神–谭氏宗祠–绅士家的私家烟火

Letter 37 祭农神:官员扶犁耕田的有趣画面 / 218

家中午餐会–茶叶种植园–茶厂–祭祀农神的庙宇

Letter 38 登山历险记:被劫匪盯上的惊魂一幕 / 224

游珠江–文塔–登山遇劫匪–回程遇海盗船

Letter 39 茶馆:舌尖上的广式茶点 / 231

染坊–烟草厂–木雕宝石店铺–长寿寺–丝织车间–水街–状元坊–茶馆–北帝游行–水果市场–花园漫步–文塔–敬文神的庙宇–牌坊

Letter 40 台风凶猛:城市仿佛被轰炸过一般 / 240

台风–翻倒的船只和遇难的人–火灾

Letter 41 台风过后:数千人遇难 废墟成片 / 247

台风后的西郊惨景–受损的天后庙湄洲庙–临时医疗站

Letter 42 高官的葬礼:庞大的送葬队伍 / 250

总督的葬礼

Letter 43 恩赐犯人的仪式:犹如闹剧般 / 256

寺庙享茶点–撞船事故–皇帝恩赐犯人仪式

Letter 44 方丈升座典礼:奇异而庄严的游行队伍

节选

这本小书是由我在广州居住的14个月内写给亲友的 信件构成的。我在那里有很多机会目睹中国人的私密生活。谨以本书献给我的丈夫约翰·亨利·格雷,他长期在广州居住,跟当地人亲密交往,使我得以目睹和了解后者的礼仪和习俗。 我非常喜欢我们的家,这里是沙面小岛的尽头,几乎完全属于我们自己。我们有非常宽阔的视野,可以欣赏美丽的珠江。 一个保姆拿了一块小布丁放到手心里,把它揉碎,再喂到女主人的嘴里。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吃水果的时候。中国太太一切都依赖保姆,自己什么都不动手。中国太太无法理解我们欧洲女士;她们说:“你们都跟男人一样啊。” 中国女人夏天有固定的一套装扮,冬天、秋天和春天也各有一套。在中国,没有任何服装店被要求引领时尚;一种新款会被中国女人怀疑和厌恶。习俗也以简朴为贵。 原来我们第一天吃的是狗肉,第二天上桌的是猫肉,第三天早上吃的则是鼠肉。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如果我被事先告知那些碟子里面放的是什么,我半口也吃不下去。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广州来信》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09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