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庆英
页数:412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0755198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² 全书共分六章,借鉴西藏史书的写法,以95个故事,讲述西藏从远古到1951年和平解放以来的历史,再加以数百幅图片及其简要说明,全面呈现了西藏自有人类以来的文明发展,从远古时代开始娓娓道来,它既遵循严格的历史逻辑,但又不拘泥于刻板的史书形式,而是穿插了许多生动的历史故事,让人从一个个人物的悲喜命运和一个个恢弘的历史场景中感受西藏历史的发展脉络。该书四色印刷、双封面,同时,开发智慧媒体,多层次多画面呈现如音频、视频、画中画、电子书产品,集声、画、动感的数字出版,借助掌阅等pc端销售推广。故投入制作成本高。
作者简介
在中央统战部领导下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原主任陈庆英、中央民族大学的喜饶尼玛原副院长,中国西藏杂志社、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成员周爱明副社长等专家组成,他们均有对西藏历史研究并出版或发表论文大量成果,有获藏学研究珠峰奖特奖的《西藏通史》《西藏史话》等等
本书特色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梳理了西藏从史前至1951年“十七条协议”签署的完整历史
目录
第一章 吐蕃王朝时期 / 1
这里原是一片古海 ……………………………….. 3
猴子变人的传说 ……………………………….. 5
天神之子聂赤赞普 ………………………………. 9
止贡赞普比武身亡 ……………………………… 14
王子甲赤复仇记 ……………………………….. 15
朗日松赞进兵苏毗 ……………………………… 16
松赞干布迁都卧塘 ……………………………… 19
吞弥桑布扎创制藏文 ……………………………. 20
征服象雄的故事 ……………………………….. 25
吐蕃与唐朝之间的战争与和亲 ……………………… 29
迎娶文成公主 …………………………………. 32
日月山的故事 …………………………………. 40
钦陵兄弟 …………………………………….. 43
金城公主 …………………………………….. 48
兴建桑耶寺 …………………………………… 54
唐蕃会盟碑 …………………………………… 57
朗达玛灭佛 …………………………………… 60
第二章 分裂时期 / 67
维松、云丹两王子 ………………………………. 69
争夺赞普金宝座 ………………………………… 71
论恐热·尚婢婢混战甘青 …………………………. 72
张义潮和温末军起义 …………………………….. 74
席卷全藏的平民暴动 ……………………………. 76
冈底斯山麓的古格王朝 …………………………… 80
角厮罗称王青海湖边 …………………………….. 84
茶马互市的佳话 ………………………………… 87
佛法之火在阿里重燃 …………………………….. 89
卫藏十人安多受戒 ………………………………. 93
各教派竞相涌现 ………………………………… 97
第三章 萨迦巴统治时期 /105
窝阔台兵临西藏 ………………………………. 107
萨班凉州会阔端 ………………………………. 110
大元帝师八思巴 ………………………………. 115
黑帽活佛噶玛巴世系 ……………………………. 121
元朝帝师和宣政院 …………………………….. 125
清查户口,设置驿站 ……………………………. 129
雪域藏土十三万户………………………………. 134
萨迦的政教机构 ……………………………….. 137
藏族宰相桑哥 …………………………………. 139
萨迦与止贡之战 ……………………………….. 143
商市“榷场”和“萨则”碗 ……………………….. 145
雄译师和邦译师 ……………………………….. 148
萨迦家族的分裂 ……………………………….. 150
第四章 帕木竹巴统治时期 / 155
帕竹噶举与朗氏家族 ……………………………. 157
帕竹万户的出现和发展 ………………………….. 159
绛曲坚赞建立帕竹政权 ………………………….. 161
乌思藏的黄金时期 ……………………………… 163
唐东杰布的故事 ……………………………….. 167
络绎不绝的朝贡路 ……………………………… 171
明朝敕封大宝法王 ……………………………… 175
茶马互市的新形式-- 差发马制 …………………….. 180
京都刻印永乐版大藏经 ………………………….. 182
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 ………………………….. 184
第一次拉萨祈愿大法会 ………………………….. 188
格鲁派四大寺的建立 ……………………………. 191
大慈法王释迦也失 ……………………………… 196
达赖转世体系的出现 ……………………………. 199
班禅转世体系的形成 ……………………………. 204
藏文史学著作的繁荣 ……………………………. 206
兴盛一时的江孜政权 ……………………………. 208
仁蚌巴的发家史 ……………………………….. 211
藏巴汗政权的兴起和没落 ………………………… 213
第五章 格鲁派掌权时期 / 217
格鲁派风雨渡难关 ……………………………… 219
格鲁派固始汗联手推翻第悉藏巴 ……………………. 225
西藏使团绕道万里与清朝联系 ……………………… 231
兴建西藏最辉煌的建筑布达拉宫 …………………… 233
五世达赖喇嘛受清朝册封 ………………………… 240
清朝册封达赖喇嘛和固始汗 ……………………….. 245
五世达赖喇嘛的业绩 ……………………………. 249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 253
真假达赖喇嘛之争 ……………………………… 260
清军入藏驱逐准噶尔军 ………………………….. 266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 269
制定西藏善后章程 ……………………………… 278
清廷建立摄政制度 ……………………………… 279
六世班禅大师进京 ……………………………… 285
清兵入藏击退廓尔喀入侵 ………………………… 291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 ……………………. 296
金瓶掣签制度的实行 ……………………………. 300
第六章 近代时期 / 313
反击森巴、廓尔喀侵略的斗争 ……………………… 315
三世热振活佛的北京之行 ………………………… 318
走入政坛的十三世达赖喇嘛 ……………………….. 320
从隆吐山之争到江孜战役 ………………………… 324
清末达赖喇嘛的两次出走 ………………………… 330
张荫棠查办藏事 ……………………………….. 334
国民政府维护对西藏地方的主权 ……………………. 336
破产的西姆拉会议 ……………………………… 338
九世班禅在内地 ……………………………….. 343
国民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的改善 ……………………. 346
中央代表赴藏致祭十三世达赖喇嘛 ………………….. 349
藏族人民对祖国抗日战争的贡献 ……………………. 355
吴忠信入藏主持达赖转世事宜 ……………………… 357
热振活佛辞职后的西藏局势 ……………………….. 361
“热振事件”始末 ……………………………… 364
1949年的“七八事件” ………………………….. 366
中央代表主持十世班禅坐床大典 ……………………. 368
西藏人民获得新生 ……………………………… 372
附 录 / 379
西藏历史年表 379
节选
这里原是一片古海
被称为“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是藏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这是块神奇美丽的土地,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
西藏高原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大约在晚二叠世开始,海水不断向南退缩,到距今大约1000万年的始新世晚期,海水全部退出,从此西藏高原成为陆地。西藏高原的波澜壮阔的生命是从它的上升开始的,尤其是喜马拉雅山的崛起,被认为是地质历史事件中最壮观的事件之一。虽然它崛起于新生代,但其形成的时间可追溯到中生代和古生代,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由于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大陆相撞而连接起来,才使得古特提斯海分东西两路退出青藏高原地区,使原来的海底成为大陆。
喜马拉雅山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远在1000万年以前的上新世它的平均高度大约在海拔2000~2500米左右,少数山峰在海拔3000米左右,此时的青藏高原曾经有过一段热带亚热带气候。距今300万年时,喜马拉雅山才升高到海拔4500~5000米。后来由于喜马拉雅山体的不断隆升,形成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体屏障,使印度洋的暖湿季风无法通过,强烈地改变了山体南北坡的自然环境,使动物、植物、气候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后期冰期、间冰期气候的频繁出现,高原气候也不断向着干冷方向发展。
西藏高原有人类居住的历史至少有五万年,在广阔的西藏高原的东部、南部、北部都曾发现旧石器晚期的石器;新石器时期的遗址更为丰富,有著名的昌都卡若文化遗址、拉萨曲贡村遗址等,遍布整个西藏高原。藏民族就是新石器时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那部分先民的后裔。远古时期的藏人留下了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
猴子变人的传说
在远古神话中,关于“猕猴变人”的传说具有广泛影响,并载入史册。《吐蕃王统世系明鉴》一书中记载了这一故事:
很早很早以前,观世音菩萨派一由神变的猕猴到西藏雪国的地方修行。这个猕猴来到一个黑色山岩上,潜心修习菩提慈悲心,对于佛法有了很深的领悟,就在这时,有一个住在邻近地方的岩魔女来到他面前,用非常爱慕的口气说:“让我们结成夫妻吧!”猕猴回答说:“我是观世音菩萨的居士,如果当你的丈夫,就会破了我的戒行。”岩魔女说:“你不答应当我的丈夫,我就死在你面前!”岩魔女躺在猕猴跟前继续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