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何国强钟觉添
页数:270页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6682809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第一手实地调研素材, 从珠海市淇澳岛的自然与人文背景引入, 涉及淇澳岛民的历史与生存现状、自然资源及利用效果、农业和渔业、失地村民的窘境、旅游资源等, 回顾淇澳岛的历史轨迹与文化特点。
作者简介
何国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多项学术研究课题,出版专著、编著、译著多部,发表论文、调查报告、译文多篇,学术成果曾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及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等。钟觉添,淇澳村村民,曾担任该村生产大队会计,熟稔淇澳岛情况。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珠江口西侧淇澳岛的历史与现状。它以文化乃人类适应环境的基本方式为主线串联出四个群体,并以厚今薄古的姿态,重建清朝、民国和改革开放前后发生的乡土事件,力图把岛民满足衣食住行与认识自然、依赖国家、凝聚知识和开发资源结合起来。全书运用了“生产方式”的概念和“田野调查”“口述历史”“透物见人”的手法,竭力以较大的叙述密度来驾驭海岛居民与自然和社会的复杂关系。
目录
自序
绪言
第一章 朦胧的集体记忆
第二章 地名及其掌故(上)第三章 地名及其掌故(下)第四章 宗族、人口、产业
第五章 草莽乡间的国家
第六章 村民的渔捞生计
第七章 农业生产条件
第八章 农业生产周期
第九章 三圈式的民居布局
第十章 地方性的知识观念
第十一章 旅游资源的新调配
第十二章 挨山塞海的人生舞台
第十三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后记
绪言
第一章 朦胧的集体记忆
第二章 地名及其掌故(上)第三章 地名及其掌故(下)第四章 宗族、人口、产业
第五章 草莽乡间的国家
第六章 村民的渔捞生计
第七章 农业生产条件
第八章 农业生产周期
第九章 三圈式的民居布局
第十章 地方性的知识观念
第十一章 旅游资源的新调配
第十二章 挨山塞海的人生舞台
第十三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