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高德胜
页数:285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10733742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接上童气”:小学统编教材研究》由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执行主编、核心编者所著,是对教材学术性的探究,可帮助教师和教研员提升专业素养和理解教材的理论高度,对教师和教研员研究教材、开展有效教学和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接上童气”:小学统编教材研究》的核心主题是研究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如何“接上童气”、教育如何到达儿童。全书共分四章。最章主要从教材的伦理学转向、对儿童经验的处理和教材的文本策略三个方面研究课程、教材如何到达儿童;第二章以法律教育和传统教育为实例来探索教育、教材到达儿童的方法与策略;第三章研究统编教材的一个突出特征——以学习活动为核心;第四章研究德育教师的身份与道义动机。在四章的主体内容之外,还以附录的形式加入了教材编写故事,力图以真实的故事来呈现教材编写的细节与过程。
《“接上童气”:小学统编教材研究》首要目的是讲清楚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整体设计和具体细节设计背后的理论支撑。《“接上童气”:小学统编教材研究》第二个目的是将教材所倡导、预设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揭示出来,与广大教师分享交流,发挥教材对教学的指引作用。《“接上童气”:小学统编教材研究》第三个目的是将基于教材的教师学科素养揭示出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方向。
《“接上童气”:小学统编教材研究》主要适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和教研员的教学和研究使用,也可作为教材研究者、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德育专业研究生、思政学科理论工作者和小学教师培训及自学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高德胜: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特聘教授,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执行主编。
章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核心编者。
唐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专职研究员,教育学博士,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核心编者。
本书特色
本书由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执行主编、核心编者所著,是对教材学术性的探究,可帮助教师和教研员提升专业素养和理解教材的理论高度,对教师和教研员研究教材、开展有效教学和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的核心主题是研究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如何“接上童气”、教育如何到达儿童。全书共分四章。最章主要从教材的伦理学转向、对儿童经验的处理和教材的文本策略三个方面研究课程、教材如何到达儿童;第二章以法律教育和传统教育为实例来探索教育、教材到达儿童的方法与策略;第三章研究统编教材的一个突出特征——以学习活动为核心;第四章研究德育教师的身份与道义动机。在四章的主体内容之外,还以附录的形式加入了教材编写故事,力图以真实的故事来呈现教材编写的细节与过程。
本书首要目的是讲清楚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整体设计和具体细节设计背后的理论支撑。本书第二个目的是将教材所倡导、预设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揭示出来,与广大教师分享交流,发挥教材对教学的指引作用。本书第三个目的是将基于教材的教师学科素养揭示出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方向。本书由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执行主编、核心编者所著,是对教材学术性的探究,可帮助教师和教研员提升专业素养和理解教材的理论高度,对教师和教研员研究教材、开展有效教学和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的核心主题是研究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如何“接上童气”、教育如何到达儿童。全书共分四章。最章主要从教材的伦理学转向、对儿童经验的处理和教材的文本策略三个方面研究课程、教材如何到达儿童;第二章以法律教育和传统教育为实例来探索教育、教材到达儿童的方法与策略;第三章研究统编教材的一个突出特征——以学习活动为核心;第四章研究德育教师的身份与道义动机。在四章的主体内容之外,还以附录的形式加入了教材编写故事,力图以真实的故事来呈现教材编写的细节与过程。
本书首要目的是讲清楚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整体设计和具体细节设计背后的理论支撑。本书第二个目的是将教材所倡导、预设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揭示出来,与广大教师分享交流,发挥教材对教学的指引作用。本书第三个目的是将基于教材的教师学科素养揭示出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方向。
本书主要适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和教研员的教学和研究使用,也可作为教材研究者、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德育专业研究生、思政学科理论工作者和小学教师培训及自学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探寻教材抵达儿童生活之路
第一节 叙事伦理学与生活事件:突破德育教材编写困境的尝试
一、德育课程:一个难解的“死结”
二、德育教材:在体系与叙事之间
三、用生活事件组织德育教材
第二节 “接童气”:教材对儿童经验的处置
一、“不接童气”的德育教材
二、为什么会“烧掉楼梯”?
三、“一个经验”与儿童经验的唤醒
四、“表达”与经验之重构
五、从经验到体验
六、个人经验与“他人经验”的接续
第三节 “模仿”生活:德育教材生活化的实现
一、生活化德育教材的编写方式:从“复制”到“模仿”
二、“模仿”生活的双重困难
三、编写方式的突破:新的文本策略
第二章 走向生活的法律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
第一节 法律教育与德育课程
一、法律教育:德育课程的一个有机构成
二、不宜开设专门的法律教育课程
三、加强法律教育的理性选择
第二节 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融合及其限度
一、融合与否:课程名称改变后必须关注的问题
二、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融合的依据
三、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融合的限度
第三节 儿童立场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课程
一、现代教育中的儿童立场
二、传统文化及其教育亟需儿童立场
三、基于儿童立场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探索
……
第三章 以道德学习为核心的教材与教学
第四章 德育教师的身份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