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纳西族简史》编写组
页数:200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10508693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族称、族源和分布、远古时代至唐宋时期的纳西族社会、元至清前期纳西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汉藏文化的传播等。
本书特色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二——《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共计55本,于上世纪80年代陆续出版。该《丛书》记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出版后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简单介绍了纳西族的历史。
目录
第一章 族称、族源和分布
第一节 族称和族源
第二节 古代么些的分布
第二章 远古时代至唐宋时期的纳西族社会
第一节 传说中远古时代的纳西族社会和母系家庭的残余
第二节 邛、筰、昆明地区的部落联盟
第三节 3—10世纪初么些地区的变化
一、唐以前的么些地区
二、唐代的么些地区
三、越析诏的兴亡和唐代的纳西族社会
第四节 宋代的磨些地区与纳西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章 元至清前期纳西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汉藏文化的传播
第一节 丽江地区封建领主经济的确立
一、世袭土司势力的形成
二、领主经济的统治
三、领主统治区域的扩大
四、汉族、藏族文化在丽江地区的传播
第二节 永宁、盐源等地区的领主经济
第三节 丽江地区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的过渡
一、土司的剥削和人民痛苦的生活
二、领主制的崩溃
三、地主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起义斗争
第四章 清后期及民国时期纳西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丽江地区地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
一、地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
第二节 宁蒗、盐源等地区封建领主经济的延续
一、缓慢发展的社会生产力
二、土司制度和等级关系
三、土地占有制与封建剥削
四、领主制下保存的原始社会残余
第五章 纳西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纳西族地区的解放
第一节 纳西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和纳西族地区的解放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纳西族
第一节 纳西族地区行政区划和人口分布的演变
一、民族识别与纳西族聚居区行政区划的演变
二、纳西族人口的分布
第二节 纳西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丽江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七章 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第八章 科学、文化和艺术
后记
修订后记
第一节 族称和族源
第二节 古代么些的分布
第二章 远古时代至唐宋时期的纳西族社会
第一节 传说中远古时代的纳西族社会和母系家庭的残余
第二节 邛、筰、昆明地区的部落联盟
第三节 3—10世纪初么些地区的变化
一、唐以前的么些地区
二、唐代的么些地区
三、越析诏的兴亡和唐代的纳西族社会
第四节 宋代的磨些地区与纳西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章 元至清前期纳西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汉藏文化的传播
第一节 丽江地区封建领主经济的确立
一、世袭土司势力的形成
二、领主经济的统治
三、领主统治区域的扩大
四、汉族、藏族文化在丽江地区的传播
第二节 永宁、盐源等地区的领主经济
第三节 丽江地区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的过渡
一、土司的剥削和人民痛苦的生活
二、领主制的崩溃
三、地主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起义斗争
第四章 清后期及民国时期纳西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丽江地区地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
一、地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
第二节 宁蒗、盐源等地区封建领主经济的延续
一、缓慢发展的社会生产力
二、土司制度和等级关系
三、土地占有制与封建剥削
四、领主制下保存的原始社会残余
第五章 纳西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纳西族地区的解放
第一节 纳西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和纳西族地区的解放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纳西族
第一节 纳西族地区行政区划和人口分布的演变
一、民族识别与纳西族聚居区行政区划的演变
二、纳西族人口的分布
第二节 纳西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丽江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七章 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第八章 科学、文化和艺术
后记
修订后记















